2014年8月8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419 辑



所谓的一诺千金


2014-08-08 南洋商报/社论

 

首相署副部长拿督拉沙里建议停建华小的言论,星期三引起华社及华教团体的抨击。

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强调,华小绝对不是妨碍全民和谐与团结的绊脚石,拉沙里不应该一而再的把“分化国民”的“罪名”套在华小身上。他强调,任何从政者和领袖都必须认清和尊重建国以来大家都接受的社会契约,以及在国家宪法下各民族享有接受和发展母语教育的自由。

教总则郑重指出,过去数十年来,保守和狭隘的单元化政策才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绊脚石。要促进不同族群的真正团结,政府必须制定和推行各项体现各族平等,并有利于全民和国家整体发展的政策。

教总认为,拉沙里身为首相署副部长,应贯彻首相“一个马来西亚———以民为本,绩效为先”的施政理念,落实公平对待各个族群的施政和国策。他不应背道而驰,发表具有误导性和企图挑起族群敏感情绪的不负责任言论,进而破坏各族群之间和睦共处的和谐环境。

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在与柔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举行的交流会上,呼吁麻坡华社向拉沙里施压,要他向华社道歉,同时表明今后将不再支持这名副部长竞选麻坡区国会议员。拉沙里在去年大选,是以2867票对19221票击退公正党候选人,多数票仅1646张。

在我国,许多别有意图的政客,为了达致个人的政治目的,不惜利用敏感的教育课题,蓄意挑起种族间的矛盾。

我国的种族关系近年来在政客的蓄意撺掇之下,大有日益下滑趋势,一些国家领袖,非但没设法修补各族间的友好及团结,反而三不五时借助课题,将情况越搞越僵,这种政客的行为极度令人厌恶与不齿。

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博士则以国阵竞选宣言已阐明会增加各源流学校拨款,根据需求兴建学校,因此各界无需担忧拉沙里哗众取宠的言论。

他补充说,柔佛的国阵宣言第3章,同样阐明发展商会拨地兴建国小、华小及淡小,因此有关人士不可能在1年后就遗忘所谓的“一诺千金”。

魏家祥劝华社无需担忧副部长的言论,理论上绝无谬误,但华教这些年所碰到的困扰,岂是政治人物口中那般无需担忧?单单一个最简单的老师调派事件,事实如何,根本无需赘述。

我国华社一直以来都担忧国家教育政策越来越是单元化的趋势,这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华小是华文教育之根,必须受到良好的扶持和协助,才能蓬勃和健全发展。但我国华文教育这些年来跌跌撞撞的步履,华教界怎会相信所谓的一诺千金?

华社始终纳闷,政府决策层所制定的政策,执行的公共行政体系可以置之不理,甚至偏差执行,而决策层却无法纠正或惩戒执行的不力,这种现象岂非匪夷所思?

在一个庞大的执政团队里,成员之间本应理念相同,行动一致的执行政府所拟定的政策,但我国的政治领袖,却肆无忌惮违反决策言所欲言而未受到应有和惩戒,这岂非也是另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

 

多源流学校能团结国民


2014-08-07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方诺
 

“政府必须停止建造新的国民型华文小学,因为华小的存在並不会对国家团结带来助益,反而会使到各族群的关係破裂。”――首相署副部长拉查里不是第一个如此说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华基政党与华社的反弹也是意料中事。对我们来说,这种论调完全不合理。

难道,大家同在一个屋簷下唸书,就能促进各族团结了吗?

难道,政府施政不公,不是造成种族分裂的原因吗?

我们提出这些理由与质疑。这是华人的观点,我们坚守维护华教的立场,反击政治人物的种种责难。

然而,在马来人眼中,看到的或许是另一番风景。巫裔政治人物质疑华教存在的意义,我们批判他们以种族课题捞取选票,可是一般的马来人呢?

他们又怎么想?

几年前,我曾经阴差阳错地出席了一个以马来教师为主的研討会。会上,有教师质疑华教的存在,认为这有损国民团结。由此可见,“华教破坏团结”论,在马来社群中並非全无市场。如果这个论调是完全荒诞不经的,那么我们大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將之击倒,可是正因为它当中存在符合逻辑的部份(我没有说,这种论调完全正確),所以才能歷久不衰。

从逻辑上推论,不同种族主导各源流学校,对国民交融仍至团结而言,確实会造成一些阻碍。

当然,国民团结涉及复杂因素,並非只由学校性质决定;然而,一个华人如果从小学(华小)到中学(独中)至大学(台湾深造)都没有足够机会与友族同胞接触,那么他与友族之间就可能无法建立良好与稳固的关係。

我不是说,单一源流学校就能確保国民团结、毫无分裂,但我们不应盲目否认不同种族主导各源流学校的情况,確实减少了各族学生交流的机会。

因此,与其一味否认多源流学校不利国民团结,我们更应该让友族同胞瞭解多源流学校存在有其无法改变的歷史因素,同时让他们看到多元的优势与美丽,否则我们所谓的反驳在友族同胞眼中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沦为华社的喃喃自语。

或许,在反驳之余,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並继而设法增加各族学生交流接触的机会。

频密的接触无法保证融和的关係,但至少是建立关係的契机。

要让拉查里之流闭嘴,是需要一些时间与努力的。(星洲日报/南山东篱作者:方诺自由撰稿人)

 

从根本去解决历史课本问题


2014/8/6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陈楚梵
 

教育部在未推出小学4年级历史课程前,课程发展局及课本局在制定小学历史课程纲要或课本时完全没有咨询华教团体及相关单位的意见,这导致华社一直担心历史课本内容单元化,无法全面地反映历史的真相。

结果,今年的小四历史课本果然引起华社的高度关注,不仅是华小历史课本直译国小课本产生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内容单元化及部分内容与历史不符是更叫人担心的。其中较明显的例子是课本把国家独立的功劳归于东姑阿都拉曼与英国政府谈判,但事实是这是东姑阿都拉曼所率领的代表团与英国政府谈判的成果,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敦陈祯禄和敦善班丹等。

虽然课本附有东姑阿都拉曼与敦陈祯禄及敦善班丹关于争取独立的谈话插图,如果文字叙述内容没有进行修改,还是会让人错以为只有东姑阿都拉曼与英国政府进行国家独立谈判而已。

试想象,如果这一点没有加以修改的话,新一代所接受的讯息与真实情况就会产生落差,华淡小生或会认为自己的族群在争取独立时没有贡献。这种情况不但无法有效向新生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甚至对国民的团结带来破坏,这是政府及必须加以正视的。

其实,历史课本的编订必须是客观和中立的,尤其是建国历史的取角更有必要如实编写,不可偏向或强调任何一个种族的贡献,以免造成下一代不对等的公民身份认知。这也可以避免常有破坏种族和谐的极端言论破口而出,如叫华人回去中国,印度人回去印度的言论。

另外,也有校长和专家学者认为课本内容偏重马来王朝,但在叙述马六甲王朝时却忽略了苏丹满速沙的功绩,马六甲王朝和明朝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来到马六甲及兴都文化的影响等内容。历史课本出现种种缺漏的问题,并不是当局只改语文翻译错误就可以了事的,检讨课本内容和方向也是最为关键。

就如教总所强调的,让学生从小了解国家历史,特别是有关各族群共同争取国家独立和携手推动国家发展的史实,以及我国以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作为国家基础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培养各族群新生代互相尊重及合作友爱的精神,以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国家的团结。这是学历史课本必须具有的基本内容,如果小四的历史课本没有反映这一点,失去了做为课本的意义。

历史课本内容必须反映马来西亚多元色彩的社会,不可以偏重于某个单一族群和宗教。因此,在编写历史课本时不应预设立场或是以某个族群的视角为出发点。除此之外,课本不应只注重本土历史,也应该要有世界历史,以扩大孩子的世界观,尤其是在这全球化及地球村的时代,这更为重要的。

历史课本内容的影响是广泛的,而且是有关国家和民族的问题,因此这次小学历史课本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教师应跟隨时代进步


2014/8/8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黄燕娣
 

老师常说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反观现在的老师对学习意愿又如何?

在这个全球科技普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成了日日新的行业,尤其面对新生代的学习者,他们所要知道的知识不一定要靠学校老师,只需打开具有网络操作系统的工具,也许得到的回馈比从教师那里得到的还要多还要新,甚至在某个领域超越教师。

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因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环境所需而设计的,当我们离开校园后再进入另一个校园,身份从授教者转换成传授者的角色时,如果思维和教育观念没有跟著时代及所处的环境改变,肯定无法培养出有时代眼光及有创意的新生代。

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如今的年轻人不爱学习、没有创意、好逸恶劳等,试想一想,他们天生就是如此吗?臺湾教育家刘真曾说过要教育別人,先教育自己。父母是孩童的德育启蒙者,教师是孩子学识的引领者,虽然过程大家都很辛苦,可是没有前人那有后人。

我国教育部长和董教总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希望未来的小学教师拥有学士学位、中学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大专院校的讲师或教授都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必须经过教育专业的培训,这不是妄想,而是未来的趋势。全球受教育的人越来越普及,在不久的將来,高学歷的家长肯定会越来越多,老师必须要求自己在见解与修养方面不断努力提升,教师必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前进,人生整个歷程都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人要不断的学习、进步。

独中教师和国中教师不同之处,国中教师都是经过有系统的课程培训体系出来的合格教师,反观独中教师,除了少数来自臺湾各师范大学,以及参于由新纪元开办的教育专业师资培训课程的教师外,大部份都没有经过有系统教学资格的培训,很多教师都是一边教学一边摸索过来的。因为教育即是生活,如果教师的专业性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可以想像以后教师的地位会更加式微。

教育是一种百年树人的工作,要教出有素质的学生,就要有素质的师资团队,所以教师有必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並且要不断地在职进修成长强化专业新知,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