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198 辑



正视独中学额爆满问题

2013/01/08 光华日报/社论


今年新学年开始,各地华文独中报读新生人数持续增加,导致许多新生因学额爆满,而未能如愿进入独中升学。

尤其近几年华文独中学生大幅增加,人数从40年前的数千人,发展到今天七万多人,已是翻了十几倍之多。

为应付涌现的需求及不让孩子失望,许多独中想尽办法,在已经没有土地兴建课室的校园增加班级,尽可能容纳更多的学子;不过,仍有许多独中受到校园环境及师资问题所困,而被迫把总共6千多名学生拒于门外。

因此,近日董总促请政府尽快批准开办华仁中学昔加末分校,以及在有需要的各个地区增建华文独中,并修正关丹中华中学批文。

长期以来,华社就不断要求政府批准增建华文独中或设立华文独中分校,但是皆受到教育部以当年立下的协议加以婉拒。

教育是百年大业,关系国家兴衰成败,虽然协议必须跟从,但在这关节上或许应采取更灵活的手法来面对,正视和满足人民接受母语教育的权益及需求。

其实,政府落实国家宪法所阐明各民族拥有学习和使用母语的权利,支持各民族母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发挥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的优势,在在有百利而无一害。

政府不时在口头上赞扬华文独中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更应该在法令、政策、制度和措施等层面,采取具体行动支持华文独中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体现真正的诚意。

目前,在华小求学的学生,每年有超过一成会申请进入独中继续深造,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激增,为应付所需,教育部须从善如流,批准在有需要的各个地区增建华文独中、协助现有学额爆满的华文独中,拨地拨款迅速扩建,以舒缓拥挤现象。

此外,修正关丹中华中学批文,使之成为一所华文独中、把华文独中纳入《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列明积极发展独中的政策和措施、尽快全面承认华文独中统考文凭、以及制度化拨款支持华文独中发展,这些都是华社所期待的!

 

陈修信功在华教?

2013/01/07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刘汉良

没听过有林连玉华小,也不见有沈慕羽华小,如今却偏偏诞生了一所敦陈修信华小。

据瞭解,我国的华小有逾千所,至今为止仍未有任何华小是以华教斗士的姓名命名,不论他们在生前或死后。

2013年新学年开课了,建校进程曾遇一波三折,坐落於雪兰莪首邦市的敦陈修信华小也正式启用,適时迎合布特拉高原和沙亚南一带华裔家长送子女进华校,接受母语教育的需求。

这所以已故第二任財政部长敦陈修信的姓名命名的学校,据知是在第九个大马计划下,由教育部捐献市值1100万令吉的5英亩校地,並拨款600万令吉兴建起来的。

或许当前的马华领导层沾沾自喜,成功为华社爭取兴建一所全新的华小,藉此证明马华並未典当华教。

但极感讽刺的是,陈修信生前从政尤其是领导马华期间一直对抗华教运动,被华社及反对党指控不断出卖华教权益,在他辞世25年后,想不到会有一所华小以其姓名命名纪念他。

如果陈修信地下有知,不知他是感到荣耀,还是觉得尷尬,抑或是愧疚。

董教总领导人想必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华社忘不了“族魂"林连玉先生和沈慕羽先生生前曾遭陈修信逼害。

林连玉先生因极力反对获得陈修信领导马华支持的《达立教育报告书》(改制华文中学及企图变质华小)而遭吊销教师註册证及褫夺公民权,沉冤四十多年,至今仍未获平反;时任马青副总团长的教总主席沈慕羽则因发动全国华人註册社团签名盖章,要求政府列华文为官方语文而激怒陈修信,结果在“叛党"的罪名下被驱逐出马华。

百般阻扰独大设立

最使陈修信在华社留下臭名的是,在他百般阻挠下,被他挪揄为“独大办得成,铁树也开花",由华社申办的独立大学,不幸夭折,严重打击华教完整体系的发展,从而扼杀华社发展高等教育的诉求。

敦陈修信华小的莘莘学子相信不会知道敦陈修信是甚么人,更不瞭解为何他们的学校要以这位马华第二任总会长的姓名为校名。

学者何启良曾这样评论陈修信对母语教育的立场:陈修信一味敌视华文教育,现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却蓬勃发展,这真是一个历史的嘲弄。陈修信一生的公共服务有一定的功绩,但是也留下了貽患华裔后代母语教育的歷史过错。

有关方面决定选择“敦陈修信"为校名,不知曾否引起爭议,但仍应给予尊重,並祝愿把这所华小办好。

留下骂名的陈修信早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但历任马华领导人不仅未曾为他对华教的生存所犯下的严重过错向华社道歉,有者反而承继了陈修信典当华教的衣钵,拒绝吸取历史教训,却仍厚顏无耻地諉责,口口声声扬言马华不曾典当华教。

若是如此,蔡细历及马华將在来届大选,再度受到华社的审判。(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

 

华教抗争运动的由来

2013/01/07 韩视新闻中心


~作者:谢诗坚

教育部在今年9月的时候公布的《教育发展大蓝图》(2012-2025)引发了大争议,结果导致董总在今年内发动了第五次的大集会,以抗议大蓝图“贯彻单元教育”,并要求重新拟定教育大蓝图;但在另一方面,也导致董总与其他重要团体“分道扬镳”,例如华总及教总(它们不参加这一次(1125)的大集会)。尽管不是全马的华团热切响应,但也有700团体和逾万人力挺大会,算是不错的反应。至于董总会取得什么效果我们不得而知。

其实教育课题;尤其是华文教育的课题一向以来是华社与政府间的大问题。早在独立前的1951年就有巴恩报告书的出炉(1952年成为教育法令)强调了单元教育而被华社大举反对,当时领导这场运动的是教总主席林连玉。

虽然在1954年英殖民政府用教育白皮书“取代”巴恩报告书,但仍然没有改变它对华校的歧视。因而有了1955年林连玉与联盟政府在马六甲会谈的历史性大事,双方取得一定的共识。一边是联盟(以东姑为首)承诺将在独立前检讨教育政策,并保证华校的存在;另一边是董教总支持联盟在大选中胜利。结果联盟大胜,顺利的组成自治政府,朝向独立迈进。东姑也兑现诺言,于1956年成立以当时的教育部长敦拉萨为首的教育检讨委员会,三名马华的代表是林苍祐、梁宇皋及林金龙。

这份报告书出炉时有一段争议的文字即是“最终目标实现统一的国民教育制度”被删掉后,获得华社的认同,包括林连玉在内,因而此报告书的内容也在1957年成为新的教育法令。

它的主要点是保留华校的存在,但有提及鼓励学校申请成为津贴学校,而且董事会的组成也有新的规定法。后来接受津贴的学校都按此规章组成董事会/学监会。在新规定下,学校的董事会有官委、赞助人、校友、家长及信托人(信理员)各派三人组成,一共15人。最初的时候,华校团体对此有争议,后来经过协调;尤其是官委三名代表由董事会提名而由教育局接纳下得到“解决”。

在初时大家都不经意董事会的组成法,反正学校能正常运作并有资源也就得了。但在60年代之后,这个组织法终于成了华社的“心病”和“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原来在1960年时,政府又再检讨教育法令,又再成立以时任教育部长阿都拉曼达立为首的委员会。这份被命名为“达立教育报告书”在同年发表之后,更在1961年成为法令。其中的关键与要害就是明文规定所有的华印小学必须转成国民型小学,也就是政府控制的学校,但保留母语教育,故未引起争议。

可是问题就出在法令规定所有的中学可以选择接受津贴成为国民型中学或选择不接受津贴成为独立中学。

身为教总主席的林连玉大举反对,结果他在1961年被褫夺公民权和教师证。许多的华校也就纷纷改制了(当时的华文中学有71间,其中55间成为国民型中学,只有16间成为独立中学。以后数目的增加是后事,在此先不表)。

因为马华与董教总对教育政策有相左的看法,双方也为此而闹翻(无可否认的,当1959年林苍祐辞卸马华总会长后,林连玉就与马华的组织切割),所谓三大机构(马华、董总和教总)(在1953年组成雏形)也告“名存实亡”。

换句话说,自1961年教育法令全面实施之后,董教总与政府的关系就告疏远。后又因林连玉“出事”及教师转成公务员(接受成为政府控制学校后,老师被转成公务员)后,教总不再扮演华校火车头的角色,而是转由董总负起领导工作;尤其是在1973年,由林晃升出任董总主席后,他就以强势的姿态领导董教总“走自己的路”。于是有1975年的“统考制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60间独中的生存和发展(这60间独中是在1961年华校改制后又衍生出来的华校,因此“一校两制”由此而来,即意一个校名有国民型和独立之分)。

但在另一方面,接受改制的中学也发展成今日的78间。这78间在一个时期被视为“变质”的华校,未被纳入华教体系内。不过,因为这些改制的华校一直保存原来的特征,又于1993年组成“华中校长理事会”,也就使到华社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自然得到了华社的支持而捐款不断。

事实上,90年代对华校也是一个突破性的年代,因为政府在80年代对教育的大开放,允许诸多学院成立并设置双联课程,终于让更多的华裔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再进一步,政府又于90年代先后批建三间具有华教背景的学院后,整个情势又往正面发展。南方学院(如今已成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学院及韩江学院的出现标志了华校与国际接轨的新方向。

尽管1996年的教育法令对大专教育开了绿灯,但对小学和中学教育改进却引起了争议。远的不说,就拿近的来说,对关丹独中的批文及新出炉的教育大蓝图草案就未能“满足”华教人士的需求,更把华教的未来订在“救亡运动”上,使到华社对华教的前景有不同的看法。

不论华社对华教的未来有何不同的看法,我们始终看到华团与执政党之间还是走在分叉线,一直无法找到平行线或共识,而且董总的运动也一次又一次地与政府“划清界限”,并与一些华团“和而不合”。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恩怨,也真的是一匹布也说不完。

究竟什么时候华社对华教有共识?我们也真的不知道,因为他们似乎走得太远了。

吊诡的是,即使华教的抗争运动未曾止息,但华校仍在茁壮成长,这说明了华教已在历史长河中找到了定位和方向,它将是生生不息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摆布其命运的。 

 

最美的晨光曲

2013/01/06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王增文

如果你问我,早晨最美好的事情是甚么?我想,除了读书之外,大概就没有了。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独中教育界掀起了学习中国教育家魏书生教改思想的热潮,当时我在某独中服务,学校曾经邀请过辽寧省盘锦实验中学的师生前来指导魏书生的教改思想,该校的副校长吴立明在巡视校园的时候,发现一些学生大清早到校后,就在篮球场上打球,直到上课钟声响了之后,才带著满身汗回到课堂去。

吴副校长在离开学校之前,留下了一句很重要的批评,从此以后改变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那就是“晨读"。大清早为甚么要强调晨读呢?后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两个重要的原因:

培养好习惯

第一、每一天的开始,由静入动。学生於清晨到校后,应该是要准备展开一整天的学习,如何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起点。每天最少十分钟的晨读,正好是一个最好的实施办法,因为只有在寧静的氛围中读几页书,一来可以把学生的各种各样心情沉淀下来,还原到一个最为洁净的心灵状態,以这样的心情展开一整天的学习活动,不是非常美妙吗?

第二、坚持培养手捧一本书阅读的好习惯。当前的中小学生,每天接触电脑和电视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来得多,当然我们也知道书本的形式,已经从纸本发展成电子文本,你大可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来阅读各样各样的书籍,但和手捧一本书来阅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说现在的网际网络蕴藏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並不为过,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搜寻网络各项资料,来达到求知的目標。然而,通过手捧一本书来阅读,会进入甚么样的心灵世界呢?我想,文字予人的感觉是浩瀚无垠的想像世界,肯定比在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看著那些声光动画还来得真切。

阅读是决定学习能力的关键,如果在中小学的学习阶段,没有把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就注定在竞爭世界里,输了第一个回合,一旦输了第一个回合,就难以抵挡下一个回合的竞爭。古人说:“寧静以致远",大概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好习惯可以培养,而且好习惯更可以让一个人走最长远的竞爭之路。(光明日报/好评文:王增文)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