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202 辑



方成“功"成身退吗?

2013/01/10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刘汉良

方成校长快要荣休了,但他真的是功成身退吗?若有遗憾,或与筹建中的关丹中华中学有关。

根据报章报导,这位献身杏坛数十年,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的吉隆坡中华华文独立中学校长,即將於31日正式卸任。

20007月至20064月,方成曾担任檳州的大山脚日新国民型中学校长,他退休后即於20066月,获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部的礼聘,执掌这所实行双轨制的中马大型华文独中,从国中转轨到独中,继续服务教育界。

方成告別教育界,最感惋惜的是华总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身为关丹中华“华文"独中(简称关中)董事长的他,曾属意这位同宗出任关中第一任校长。

儘管无缘掌舵关中,但方成的名字看来会在一段长时间內扯上至今仍备受爭议的这所“独中",而几十年后一旦撰写该校校史时,相信还会出现方成这个名字。

毫无疑问,在申办关中的进程中,方成扮演应有的角色,未免身不由己,也被捲入所引起的持续爭议。

在初期,“关丹復办独中工委会"是通过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部向教育部申请依据该校的办学模式,即实行双轨制,在关丹开办中华独中分校。

有关擬订及提呈申请书的具体工作,相信是由方成校长执行。

董总领导人曾一再质疑关中批文的內容,却不幸遭到马华领导层及某些声称“见好就收"的人士诬指破坏关中的筹办。

马华应承担最大责任

直至有关批文的內容曝光,真相才大白;关中將採取国中课程纲要(KBSM)办学模式,包括教学及行政皆以国语为媒介语,並规定学生须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

儘管方天兴一再转达正、副首相的“保证",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及马华主要领导人也作出承诺,而关中董事部则郑重声明將遵守董总的办学政策,他们旨在阐明关中是真正的华文独中,但至今为止依然难使华社释疑,仍担忧关中恐將沦为“变种独中"或“民办国中"。

魏家祥日前透露,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部由始至终,不曾把关中批文交回教育部,而是针对有关批文第八条文致函教育部,加以补充资料,阐明其学生可报考独中统考,校方可用华语教学,行政语言则为华语与国语。

针对此点,董总澄清教育部的覆函仅是表示“教育部知悉吉隆坡中华独中董事长丹斯里童玉锦为关中的批文提呈补充资料",而魏家祥故意曲解“知悉"为“接受",企图误导华社以为关中已获得当局批准以华语教学,並可报考独中统考。

眾所周知,促请教育部儘快修正有关批文是关中当局的基本诉求,更是董总及华社的共同愿望,为何有关方面竟没有积极跟进,而马华尤其是身为教育部副部长的魏家祥是否有向其上司慕尤丁反映实情。

可以肯定说,当方成校长退休时,关中是否是真正的华文独中,依然存疑。

在申办及筹建关中的过程中,有些负责人显然犯错,或轻易相信当局的“承诺",但马华无疑应承担最大的责任。(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

  

国家教育制度的病态

2013/01/11 (砂拉越)国际时报/自由言论


~作者:吴嘉豪

自从英语教数理的政策被教育部反反复复地改来改去后,我国的教育制度从此就步入了巩固国文、加强英文的时代。可惜,巩固国文、加强英文的政策,却让教导数理科的老师们,两头不到岸。

校本评估制度执行至今,不但令老师们头疼,连家长们也怨声载道,齐齐痛斥这种不伦不类的制度。虽然有些人喜欢该制度,但大部分的人都会认同,校本评估制度虽然好,但不适合在现在的马来西亚实行。容或要再多几年,该制度才符合国家的教育状况吧!

校本评估制度美其名是一项不必学生考试的制度。可是,该制度却把大学生活的概念移植到中小学里实行。这是一种异常荒唐的举动。时下的家长,忙碌于工作中,哪有多余的时间载送孩子到同学家完成该制度里的作业呢?教育部得明白,大学生是住在宿舍里,没有地理限制。可是,在中小学,同学家之间起码都有一定的距离啊!

英语教授数理是一项值得继续推行下去的政策。政府除了得取消以国语教数理的政策外,还要取消强制学生一定要在历史科及格的政策。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教育部逼迫学生一定要在历史科及格,其目的是什么?爱国精神不是单靠一科历史,就能培养出来的。

既然政府认同,民间也承认英文是不可或缺的语言,为何政府不制定强制英文及格的政策?难道教育部只怕会有许多学生在英文科不及格,不怕也是有许多学生历史科不及格吗?根据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历史科是国语教授,所以只要国文基础强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过关。可是,政府是不是在玩种族零和游戏,则不得而知了。

在执行校本评估制度之前,教育部应该有一项过渡的政策来协助该制度的执行。该过渡政策乃循序渐进地提升师资的学术资格、每年减少教师的文书工作、加强教师的研究能力、训练出更多精通教书之道的老师等等。倘若像现在的情况,根本就足以反映出,校本评估制度只是教育部一厢情愿的做法。

吴嘉豪●教育工作者


 

华文独中再面临考验

2013-01-11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花城客

新学年伊始,国內几乎所有独中,都学额爆满,40多年前,不接受改制为国民型中学的民办独中,似乎迎来另一个春天,出现新的机遇,前景普遍上受到看好。捍卫民办教育精神,也是华社的权利,其实要摆脱政党政治过於干预教育,影响教育的素质,坚持教育自主权,无异是最佳的办法,何况事实证明,国內有多所独中,都办出成绩,也办出本身的特色,成为家长爭相送子女升学的对象。

对於华文独中,不论热爱华教的社会人士,还是支持独中的家长,內心更期望独中能培育子女成人成才,以便独中毕业的子女,在激烈竞爭的大环境下,经得起社会的考验。

目前没有一个华教团体向把子女送进独中就读初一的家长,展开民意调查,这些家长除了对政府反反覆覆的教育政策感到不满外,是否也因关丹华社兴办独中的爭议,引发母语教育的危机感,才有那么多家长把子女送进独中求学?

除了玻璃市和登嘉楼外,国內每个州都有独中;由於各地独中的特殊歷史背景,以及董事会组织的路线有別,不同的独中,就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和路线,表面上这与危机感无关,一旦处理不好,问题会接踵而至。

在独中前景充满生机的今天,华社有时也不能过於乐观,家长除了关心本身子女在独中求学面临的问题外,更有必要加入成为学校的赞助人,或家长会的组织,反映子女学习上的难题。

我们不提硬体和设施不足的问题,不是因为学校的硬体不重要,经费上的问题,只要师出有名,愿意落力筹款的董事会,通常都能获得社会人士的支持,当然这不是长远之计,有远见和能力的董事会,应该有一套求存的方法,让独中能永续经营,这是另一个须深入討论的课题。

家长最关切的现实问题,是子女的成绩和出路,这必须有良好的师资才能达成的目標;独中教师待遇不如政府学校,两者当然不能相提並论,这是不实际的;可是至少董事会和校方领导人,应儘量通过沟通和交流,维持学校上下的士气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也是推动营造校园良好风气的一个重要步骤。

目前独中能维持弹性办学的最大优势,主要在於董事会有自主权;不幸的是,有时最大的弊端,也在於董事会,如果董事会只因为有出钱,就视为已履行身为董事的基本职责,把学校最重要的软体建设,例如教师培训,放在一边,那才是学校的危机开始。试问独中有足够的英文和国文老师,甚至有足够教学经验的数理教师,让下一代获得素质教育吗?

我们不能因为独中出了一些杰出人物,包括企业界的风云人物,就沾沾自喜,自我宣扬独中已培育无数人才,大部份资质不行的独中生,又在独中缺乏师资的情况下,没有接受技职教育的机会,这些学生將来能有甚么出路?或者在没有人文关怀和文化气息的独中,这些毕业出来的独中生,还会爱护文化,传承文化吗?

华社热爱教育成为优良的传统,但华社也不能因为如今有更多家长选择让子女进入独中升学,就以为大部份独中的生存不成问题,家长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使应有的权益,以实际行动成为独中赞助人,才能鞭策独中的成长。

董事会有没有远见是一回事,董事会会採取甚么实际行动,改善独中的学习风气和师资的栽培,那才是有办学自主权的独中,能继续往前迈进,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关键。(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花城客)

 

恒毅建校计划成功在望

2013/01/11 光华日报/社论


有了校地,更加强恒毅董事会宏愿的落实,联邦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善如流迅速批准恒毅董事会提出的申请。由于槟州民联的明快行动,而抢到头彩,而联邦政府虽从原本的主动变成被动,但国民教育不应有这方面的分别,只要能为年轻一代国民带来良好教育的机会,都应全力的支持与配合。

在槟州政府及发展商的拨地玉成下,恒毅中学和小学实现建立分校及迁校的夙愿已经完成了一大步,真是可喜可贺。

槟州政府把发展商献出的一片市值5000万的12依格土地拨给了恒毅中小学董事会,作为在槟岛西南区建立中学分校及恒毅小学迁校用途。这对于该区的家长,尤其是热爱华教人士来说,真是莫大的喜讯。

槟岛西南区是岛内最有活力的地区,主要是峇六拜、峇央峇鲁与峇都茅工业区的快速成长,而带动周围的城镇崛起,新港、湖内、公芭、双溪赖、峇当与美湖,都已经一起拉拔起来,成为人口增长的稠密住宅区。

在西南区境内有9间华小,每年的毕业生约有1千人,过去除了少数有机会送来市区的华文中学升学之外,其余的都只有就读国民中学这唯一选择。23年前,菩提中学迁往双溪赖的计划火速完成,带给了该区人民极大的方便和机会,不过,所提供的学额还是不足容纳该区的千名华小毕业生。

恒毅校董具有先见之明,争取在西南区设立中学分校,并基于小学校地是向教会租用缘由,一并进行迁校。去年中才向联邦政府申请建分校,准证虽然未批下,槟州政府即刻在取得发展商献地后,把地批送给恒毅中小学,步伐真的如首席部长林冠英所说是“火箭般的速度”。

有了校地,更加强恒毅董事会宏愿的落实,联邦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善如流迅速批准恒毅董事会提出的申请。由于槟州民联的明快行动,而抢到头彩,而联邦政府虽从原本的主动变成被动,但国民教育不应有这方面的分别,只要能为年轻一代国民带来良好教育的机会,都应全力的支持与配合。

我们也相信,在市值5000万的校地到手后,恒毅董事会同仁群策群力带头筹备,必能获得西南区的社会人士及广大华社的大力呼应。而中央政府的拨款也是不可或缺,因为建立这2所中小学的经费将多达另一个5000万!我们相信,在恒毅、政府及民间三方面的配合下,建校大计肯定会落实,槟岛西南区的莘莘学子有福了。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