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打开“缺口”
2013/01/18 南洋商报/ 南洋社论
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华总)领导层在总会长丹斯理方天兴率领下日前拜会首相拿督斯理纳吉,并提呈给首相八大要点了解备忘录,要求首相关注并逐步解决。
八大要点了解备忘录涵盖的课题包括教育发展大蓝图、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最低薪金制、菜农和果农的问题、关丹稀土厂课题、自动执法系统(AES)课题、全国华人文化节及技职教育。
在目前处于大选前夕的“特殊氛围”底下,备忘录内涵盖的课题大部分获得首相正面的回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首相纳吉为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列出2项先决条件,即必须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国文科,成绩必须优等,以及统考历史及地理科课程内容须符合国情。
首相表示,只要符合上述两项条件,教育部官员就可着手研究承认统考文凭的可行性。首相对于统考文凭的上述谈话无疑为华社几十年来争取承认统考文凭的努力带来一线曙光。
虽然首相列出的上述两项条件仍有商榷的余地,不过,无论如何,首相已为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打开一个“缺口”,为将来正式承认统考文凭进行铺路。首相列出承认统考的两项先决条件之一的历史及地理科必须符合国情,我们认为这点并无可厚非,属于可接受的条件。
当然,地理及历史科除了必须符合国情,灌输国家意识及爱国情操以外,课程的设计同时也应该顾及国际意识,培养具全球视野的学生。在目前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全球视野及国际意识的人才,方才能够提升竞争力,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至于规定独中统考生必须报考SPM国文科,而且成绩必须优等,这点有待商榷。我们都知道,独中生的教学环境以中文为主,国文水平方面自然与国中有一定的差距。
政府设立国文科必须优等的门槛对独中生确实是一大难题。这也意味着如果独中要符合这个条件,必须调整独中国文科的课程纲要,甚至与国中的国文科接轨,才有可能办到。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伸缩性处理这项条件,降低国文科的门槛,全面承认统考文凭。
我国独中统考文凭的价值早已受到国外大学和国内私立大学的认同,独中统考毕业生的学术水平普遍获得认可,与国中生相比,丝毫不会逊色。
这点从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澳洲及美国等一些著名院校承认并录取独中统考毕业生深造可见一斑。
我们希望政府早日落实承认独中统考文凭,避免更多人才外流。
我们也希望首相的转型计划能够涵盖教育领域,以更开明及开放的心胸栽培人才,让不同源流的毕业生为我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承认统考乐观其成
2013/01/19 光华日报/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日前在首相署接见以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率领的16人代表团,进行了40分钟的对话,也针对华总提呈涵盖教育、社会范畴的“八点”备忘录,作出回应。此外,对于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和增建华小的课题,首相也为华社捎来好消息。
据方天兴在对话后引述首相的谈话表示,如果独中的历史及地理统考加强符合国情内容,加上统考生同时考获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国文科目优等成绩,政府或考虑承认统考文凭;此外,首相也同意在有需要情况下,包括华人人口增加的地区,可增建华小,以及政府可能批准微型华小迁校计划。
虽然首相办公室强调说,首相的谈话只是初步的概念,还需进一步讨论,也还没有任何决定,但是,相较于避之不谈,首相至少也正面回应了华教发展的棘手问题,然而所谓的建议或概念最终是否能成为政策并加以落实,这更是华社乐观其成和关心的。
华小的数目与华裔人口的增长有明显的落差,而一些地区因人口的外移,导致一些华小因新生人数下降而成为微型小学。华小的这些困扰,华社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即是按照人口的须求增建华小,以及协助微型华小搬迁至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至于承认独中统考的问题,首相的两个条件,即独中的历史及地理统考加强符合国情内容与统考生同时考获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国文科目优等成绩,独中的课程內容或有待加强的地方,但事实上并没有偏离国情;而在语文方面,众所周知的,独中除了重视国文,并且强调三语并重的传统。
无论如果何,在增建华小和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课题上,首相已经释出善意,日后如何形成政策或制度化,还有待政府及各方包括董总、华总、教总等华社团体,抛开歧见,共同协商,为华教的发展前途舖上康庄大道。
政府或考虑承认统考
2013/01/18 (砂拉越)国际时报评论
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周三率领由华总各州领袖组成的十八人代表团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对话,就华教课题提出诉求,并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丹斯里方天兴透露,首相在回应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要求时表示,如果独中的历史及地理科加入更多有关大马国情的内容,加上统考生同时考获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国文科目优等成绩,政府或会考虑承认统考文凭。据称,一旦统考符合上述条件,政府会著手处理承认统考的事情。
不过,首相办公室发言人針对方天兴转述的上述消息强调说,这只是初步的概念,还需进一步讨论,也还没有任何决定。
换句话说,"政府承认独中统考"只是有条件的考虑,八字未见一撇,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仍然存在种种变数。
但无论如何,对于首相的宣布,我们还是表示审慎欢迎,尽管政府没有作出承诺,也没有定下时间表,亦不知还有什么条件未提出来,却令人看到希望,这无疑是周折多年之后,一个较为正面的发展。
我们来看首相谈到的条件,第一项是独中历史和地理科加强符合国情内容;客观而言,这个要求不算过分,毕竟全体国人都应在这方面有较深入认识,以消除不必要误解,从而培养爱国精神和凝聚向心力。
只要当局清楚列出应该加强的范畴,相信华社也不会抗拒,但由于关系到独中课程内容的变革,我们认为,这方面应该听取董教总的意见,有必要进行专业研讨。
毕竟统考文凭广受世界各大专院校承认,任何教学纲要的调整,不能不考虑到外部因素和国际定位的影响。
至于统考生被要求同时考获大马教育文凭国文科优等,则很有商榷余地。
这种将两个不同源流考试绑在一起的做法,等于强制独中生报考政府考试且必须取得优等,未免强人所难,并不是华社所期望的最好方案。
更何况,统考本身已有国文科,当局何不评估其学术水平,只要鉴定达标,直接予以认可,不必节外生枝规定教育文凭试国文优等,才是开明合理的做法。
华社多年来争取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并制度化拨款资助,通过各种努力包括华基政党、华总和商联会等团体极力陈情,得到的回应可说差强人意,纵使几任国家领导人多次肯定华文教育对国家的贡献,有关要求却无实质进展,加剧独中办学困境,也因为文凭不受政府承认,造成大量华校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这何偿不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所谓事在人为,过去官员所说的时机不成熟、受到法令限制等都是借口,承认统考有利无弊,不应受制于缺乏前瞻性的有形无形的桎梏。
我们相信以民为本的首相,不会弃华社心声于不顾,更会从国家利益方面作出思考。
对华社来说,全盘承认统考是最好结果,但看来不大可能实现,退而求其次,附带条件的承认则希望较大,只是有关条件必须合理,最重要的是不能损及独中办学特质,否则华社是不会接受的。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华社党团不放弃努力,继续与当局磋商,尤其大选将临之际,希望陆续有好消息出炉。
理性探討独中国文水平
2013/01/1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林恩霆
华总与首相纳吉会面,提呈多项攸关华社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建议和看法,最令华社感兴趣的,莫过于“承认统考文凭”。
“承认统考文凭”是一首唱了很多年的歌曲,是华社极为关注的华教课题。然而,承认统考文凭每次都“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一次,纳吉提出了两个“承认统考文凭”的条件,即SPM国文优等和历史与地理科“可以更符合国情”。
“历史与地理科更符合国情”的说法,並没有具体概念,独中歷史教科书涵盖的內容,可媲美大学先修班(Form 6)的歷史教科书,大学先修班的歷史教科书包含马来西亚历史、伊斯兰文明历史、亚洲与东南亚国家历史以及世界历史,而独中历史教科书都包含这些。
纳吉开出“SPM国文优等”的条件,很多人认为这是为难独中生。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政策,还有值得探討的空间,毕竟国中和改制中学华裔子弟的国文,未必人人都可考获优等,更別说面对“在独中课程纲要內,国文不是主要媒介语”的独中生。
掌握基本国文
身在大马,基本的国文掌握是必要的。但很无奈地,大学毕业后,接触社会层面较广之后,才驀然发现无法口操基本国文的华裔子弟,真的还不少。听不明白、说不清楚国文的孩子,在中学毕业后,都面对升学窘境。无论是私立学院或不讲究书本的技职教育,国文都佔据重要位置,前者把国文优等列为录取资格,后者以国文作为讲解技术教学的媒介语。
我们不该把国文视为一种威胁,甚至是“同化”或“单元化教育政策”的恶魔。国文的重要性,犹如中国的“普通话”,有“普通话”通行天下;没有马来语(国文),在大马寸步难行。
有些华教工作者担心,首相提出“承认统考文凭”的条件,將使独中变质。董总提出独中已设有国文科,然而独中国文是否与SPM国文处于同一水平?看来未必。因此,我们断不能高举“独中不变质”的民族旗號,牺牲孩子们提升国文水平的可能性。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孩子可以掌握多种语言,才能有助孩子未来在社会的发挥。董总与教育部应好好沟通,理性探討让SPM国文与统考国文互补不足的可能,甚至取而代之,让国文不再成为独中生深造或谋生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