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281 辑



优秀生就等于人才?

2013-07-18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在高等教育文凭考试中考得满分,申请入读医学院被拒的事年年都会发生,今年也不例外,曾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的魏家祥也为这些学生叫屈。

每当发生这种优秀生进不到医学院事时,许多人会为他们打抱不平,有人说这样会埋没人才,有人预言这些优秀生会出国留学,毕业后就不回来,变成人才外流。

好像是近几年的事吧,有人反问道,考得满分的优秀生就非进医学系不可吗?优秀生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医生吗?其他行业不是优秀生做的吗?

李光耀拉人才入政府

这一问,问得好,岂不闻行行出状元么?

老实说,如果有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能进医学院,满分学生却“额满见遗”,那么从公平的角度为出发点,为优秀生打抱不平之士没有错,也值得鼓励他们这样做,但若认为这样会埋没人才或造成人才外流,这种把优秀生、考试成绩好就是好人才的论调则颇有商榷之余地。

早年,李光耀为他的高薪政策辩护说,一等人才在大学教书(因为都有博士学位),二等人才做医生、律师等专业工作,三等人才做大生意、赚大钱,四等人才搞政治、做官,这是全世界共有的现象,所以许多国家始终搞不好,也所以他必须用高薪把一二等人才吸纳进政府里面。

成绩优异未必是人才

李光耀当时就是把优秀生、“很本事读书”的人与“人才”划上等号。但由于李光耀确实把新加坡的经济搞得很不错,他的理论就很少人敢反驳,但没有用高薪去吸纳人才的台湾、韩国、日本,它们的国民素质比新加坡高出甚多则是无可否认的事。

时至今日,这种把“很本事读书”,考试成绩很优越的人就必然是人才的理论已引起很大的质疑。

有人统计,中国状元能做到宰相的很少,很多是仕途不顺遂的,主要是工作能力不佳,升迁慢,又有因贪腐被刑的,反而是那些榜眼、探花以及进士的表现比状元更好,他们的官职大多在状元之上,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名臣或文学家大多是状元以下的人,这是否可以说优秀生并不绝对等于人才是古已有之的事?

状元不一定是政治家

再说回“优秀生必须进入医学院”这回事,倘若优秀生都如愿以偿,他们当然极可能以极优秀成绩毕业,当了医生,但不能保证他们都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就像状元不一定是文学家或政治家,更不能保证优秀生也一定是仁心仁术,痌瘝在抱的医生,这样的优秀生对国家以及人民造福不大。

因此,在公平原则上为他们仗义执言,打抱不平是可以的,但若以爱惜人才,保留人才而为他们争取进入医学院则似可不必。

再说,姑且假设考得满分的学生都是一等人才,也都进了医学院,以后都做了医生,那么其他领域岂非人才匮缺?难道其他领域都不重要?生物科技、化学工程以及许许多多领域都只需二三等人才就可?

 

教育部应拿出诚意解决问题

2013-07-18 南洋商报/社论


正当全国华社因为董总与关丹中华中学就关中批文闹得热火朝天之际,正当全国华团正密切关注教育大蓝图可能对华教带来负面影响的当儿,师训学院华文组入学资格需中国文学科积分,以及108名华裔优秀生被拒入政府大学事件再度牵动华社神经,让我们对教育部的做法感到困惑及费解。

这两起属于教育领域中的事件再度引起关注,并质疑教育部的作法似乎有违教育初衷,对解决华文师资短缺及培育人才方面缺乏应有的诚意。

教育部日前宣布,政府大学教育系及师训学院今年在华小华文组教育学士课程(PISMP)申请条件必需有中国文学科的成绩,否则不被录取进入华文组。这项看似“合理”的措施,实际上完全不符学生目前的教学实际状况。

关键的问题是,国中的中国文学科是一门选修课,而且长期以来并不是正课,绝大部分的国中都没有将中国文学科纳入正课。

在这样的境况下,学生要选修中国文学科,只能自修。

试问有多少个国中生有把握凭着自修选考中国文学科?

在教育部及学校从来没有鼓励学生选修中国文学科的情况下,如今突然宣布将中国文学科列入师训学院华文组的其中一个条件,这不等于是在为难有心进入师训学院华文组的学员?

根据数据,全国选考中国文学科的考生仅有千余人,教育部这项措施无疑是将进入师训学院华文组的门槛提高,间接导致华文师资来源更缺乏。

教育部如果要实施这项措施,至少要给510年的缓冲期,并将中国文学科纳入正课及必修科,积极鼓励国中生选修及报考,这个才是有诚意的做法。我们希望教育部检讨这项“无厘头”的措施,以免加剧华小师资短缺的局面。

另一件几乎每年都发生的教育文凭(SPM)及高等教育文凭(STPM)优异生,无法获得政府大学的属意科系或无法被录取进入政府大学,仍然让华社感到困惑及遗憾。

今年的情况更加严重,根据马青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共有108宗大学上诉案例,其中55宗上诉者平均累积等级为满分4分,是历年来最多特优生被拒于政府大学门外的一年。

马青总团长拿督魏家祥博士表示,这批学生的学术成绩非常优秀,部分上诉者还包括去年的政府奖学金得主。

学术积分满分的学生当中,有者甚至没被任何大学录取,一些录取者被分配到风马牛不相及的科系,令人感到费解。

我们希望教育部正视这些每年都在循环重复的问题,拿出诚意,从根本上解决优秀生无法进入政府大学的课题。

根据绩效制录取学生,是全世界公认的标准,也是最简单的录取方式。我们的教育部和政府大学却选择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不断的拿课外活动分数来说事,根本是有心为难这批优秀生。

不论是师训学院华文组的苛刻录取条件还是优秀生申请大学被拒的课题,我们希望有关当局拿出诚意,果断的解决问题,给社会大众一个交代。
 

又见学子伤心时

2013-07-19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周秀洋

十年前,我刚刚成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当时,也曾经采访过优秀生被拒于大学门外的新闻。

大批对前途茫然的学子,有的单枪匹马,有的则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马华大厦呈交上诉表格,希望能看到一线转机。

当时,那些学生并非全都是特优生,或许是填写入学表格时错估了入学门槛;当然,也有些特优生眼泪汪汪的诉说着自己的苦读却只能换来落榜的消息。

十年后的今天,一样的场景依然上演,但情况似乎更严重,马青接获的108宗投诉中,就有超过一半是特优生,难道考取满分的学子也错估了形势吗?

升学课题循环上演

年复一年,我们总是围绕在同样的课题上,烟霾课题是这样,就连升学课题也一样在循环上演。

每当这个时候,就会看到政治领袖通过媒体喊话,要当局公布真正的大学入学录取标准,要求让一切作业透明化,这样就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往后的学子更清楚自己的成绩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科系。但是,要求作业透明化的呼声喊了那么多年,依然没有什么后续。

当时过境迁,一些优秀生上诉得直步入大学殿堂后,一切又回归平静,仿佛不曾有人伤心落泪,也没人“记得”继续追问,直到下一年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

特优学子被拒于门外自然成为众人的焦点,但别忘了,还有一些虽然没特优却也是优秀生的学子正面临同样的问题,只因为政府的考试成绩没考得全A,难道他过去十几年所付出的努力就这样被否决了吗?

如果能有透明化的录取制度,我想,就算被拒绝了也能心服口服,至少得到一个清楚的原因,而不是一切只能单凭猜测,“为什么比我差的都进得了大学,我却被拒于门外。”

教育政策一改再改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一改再改,说是要避免下一代成为只会应付考试的考试机器。可事实上,考试基本上还是凌驾于其他。想想,那些特优生多不容易啊!

要报读理想科系,学业成绩必须优等,就连课外活动的分数也不能忽略,但到头来却可能换来一场空,叫学子们情何以堪?

当政府制定国家经济转型政策时,为了召回国外专才想必花了不少心思也花了不少钱,但如果这些专才,能在他们少年时期就好好的加以栽培、挽留,是否更能留住人心呢?

土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如果不是为了一展拳脚,如果有留下的希望,相信很多人也愿意留在至亲的身边吧!

今年的大学录取榜单出炉后,又有多少“准专才”即将“被逼”离乡背井,只为一圆梦想呢?

 

成为教师,那么难吗?


2013719 《当今大马》

~作者:一群无奈的华小准教师


教师,是一个听起来和感觉很神圣的职业,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成为一名教师,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教师薪水少、不能富裕、工作量多、需要负责很多职务等等。

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梦想成为一名称职及尽责的好老师,当中包括了我们这一群已在今年五月完成师范课程的华小准教师。

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障碍才有机会得到师范课程,也经过一年半的磨练以便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老师。读完了该课程必定是非常兴奋及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可是我们还是得面对无法获得委派到小学去执教的命运。为何要这样对待我们这群准教师呢?

我们都是一群拥有至少两年教学经验的准教师,教育部花了一大笔经费去培训我们,到头来我们却不能及时被委派到小学去服务,这真的很无奈!

报章上都刊登了关于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一月份很菩萨心肠的委派很多大学教育系和师范学院毕业的准教师到小学去填补空缺,这个举动让华社拍手赞好,非常欣慰华小的师资短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重视。调派过后,却听见了许多怨声关于很多不是主修小学课程的大学教育系华裔准教师被逼调派到华小去当临教,他们一心一意毕业后能去到中学执教,可是却沦落到这样的下场。

中学的教师真的适合教导小学生吗?相反的,小学的教师也能适合教导中学生吗?如果真的适合的话,为什么还要把课程分成小学组和中学组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在中学方面,其实也面临某些科目的师资短缺问题,可是却没有得到教育部很好的处理,比如数理科、华文、英文等等。教育部没有周详的去安排培训师资计划,所以造成现今某些科目培训过多师资,某些科目缺没有培训足够的师资。

很多在华小当临教的大学教育系华裔毕业生都不想呆在小学执教,他们不是不热忱教书,而是他们认为在大学辛辛苦苦专修的科目没有机会派上用场,教导对的对象群。

我们不谈别的科系,就谈谈大家所关注的华文科吧,中学一路都面对没有足够的华文老师,教育部也没有很好的去培训华文师资,导致中学的华文科主任每一年头都要伤脑经、敲锣打鼓到处去寻找华文老师到该校去教导华文。

今年一月份被派到华小去当临教的准教师里,有一群为数四十多人的中文系毕业生,他们应该被委派去中学教华文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教育部尽然安排他们到华小去服务,让中学的华文老师感到非常无奈和失望。如果他们被派到中学去教导华文的话,就能帮忙现有的中学华文老师减轻工作负担。

据前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说,现任的教育部副部长叶娟呈正在处理该批中文系的准教师重新被调派到中学去执教,可是至今都还没有好消息传出,希望叶副部长能尽快为大家捎来好消息,不让各位等太久。这样一来,小学就能腾出更多的师资空缺,以便让我们这一群华小准教师到华小去服务。

此外,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像一月份的准教师那样,被委派到华小去当临教,一面执教,一面等待教育委员会(SPP)的面试。这一来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二来能到所需教师的学校去帮忙减轻工作负担。想必学校都非常期待我们的出现,可是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痴痴的在家等待委派的消息,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我们已经待业快要两个月了,重重的经济负担也压着我们快喘不过气来了!每天都在煎熬着,心中的失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大,心在想,为何要被委派到小学去当一名教师真的是那么困难吗?无奈、愤怒、彷徨无助的感觉每一天都涌现出来,真的是很难受!

在此,希望教育部(各位教育部部长及官员)能尽快让我们这群对教育拥有浓厚热忱的准教师能到有需要的学校去服务,真的非常期待到学校去的那一天。我们也坚信现今的政府能坚守诺言,做出这之前所答应的承诺,对教育改革做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