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282 辑



历史事件的启示


2013/7/20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赵秋意

关中的汇报会已经于77日在关丹举行过了,出席的人数有1500人左右,可谓非常踊跃,这足以表现我华社对关中事件的关心,也同时表达了我华社对华教事业的意愿。

一直以来都关心关中事件的发展,对关中事件中牵涉到的人、事、物反复玩味,竟不期然的想起一段过往的历史事件。

193810月日本占领了武汉、广州后,改变了对中国侵略的策略,打算不再扩大占领地,转而进行巩固占领地。这因为日本是小国,兵力不足,随着战线延长,兵力更加不足支配。日本人熟谙《孙子兵法》,深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的道理,他们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占领为辅。

于是日本推行“以华制华”的策略,在东北成立以溥仪为首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1937年在张家口成立了“蒙疆自治委员会”、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日本近衞内阁于1938116日发表第一次近衞声明,称“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之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意即从此以后,日本不再当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为中国政府代表。暗喻往后所有谈判,对象不再是蒋政府,而是一个“新政府”。

1938113日,近卫内阁又发表第二次声明,提出“东亚新秩序”概念,并倡议建立一个由中国、日本、满洲国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以日华平等原则、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体提携为目标。堂哉皇哉却是连篇鬼话!

19381222日,近卫内阁又发表第三次声明,即所谓的“近卫三原则”。老调重弹之外,还宣称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部分义务给中国分担,表示中日地位的平等。“三原则”中还应允将和新的中国政府和谈,承诺成功和谈后将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等等诱人的钓饵。

靠人吃饭不长久

于是,国民党政府中一些动摇分子、投机分子,便自发自动的制造舆论,鼓动放弃对日抗战,危言耸听的散播“抗日必败”的舆论,强调若失去这次与日本和谈的机会,以后良机难求。其中最热衷于宣扬这种舆论的便是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他与他的亲日派的“同道”,经常与日本密谋、暗中策划。汪精卫与日本人互相呼应,一唱一和,提出一个“和平救国”的主张,企图迷惑一些头脑不够清醒、觉悟不够高的中国人。

19381218日汪精卫潜离重庆,经昆明到越南河内。日本按照预谋于1222日发表上述近卫声明,29日汪即通电响应(当时他已身子河内),公然主张中国以近卫声明为基础,同日本“和谈”。汪精卫从此就更加积极的从事“和平运动”,公开叛国投敌了。

汪精卫辗转潜逃到了上海,于19398月,在上海召开的一次由投敌叛国的国民党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降日卖国的纲领和政策,成立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党中央”。19403月,又在日本帝国主义导演下,在南京组织以汪为代理主席的伪“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在重庆领导的国民政府对抗,更公然与全国人民为敌。

根据金雄白在其所著《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一书中透露(金以笔名朱子家发表此著作):汪精神卫组织政府不久,在南京当首长时,因为事事受到日本的牵制,不能为所欲为,时常大发脾气。俗语有云:“靠人吃饭不长久”,当奴才的滋味毕竟不好受。

俱往矣!历史已经给汪精卫定位了,我们对此本来无庸置喙,汪精卫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他曾经是热血青年革命党人,1910年行刺满清摄政王载沣失败入狱,在狱中尚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革命成功,终于免于一死。他也是孙中山遗嘱的执笔人。然而,就是“晚节不保”,可惜可惜!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良”,此言不虚!

 

招揽人才何舍近求远


2013-07-20 南洋商报/社论


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华希在国会回答民主行动党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的问题,肯定马来西亚人才机构两年来取得正面成果。人才机构在这段时间内投资6500万令吉,吸引2105名大马海外人才回流;不过,刘镇东却显然不认同人才机构取得正面的效果。

阿都华希说,大马专才回流计划在2011年吸引680人参与,去年增至923人,截至今年6月则有502人;大部分参与者都是30岁以上,75%属男性,其中60%是华人、30%是土著及10%是印裔和其他种族。这些参与者从10个国家或地区回流本地,即新加坡、美国、中国、澳洲、英国、阿联酋、卡塔尔及沙地阿拉伯等。

大马专才机构3年共耗资6500万令吉,招纳2105名专才回国,协助推动国家朝向高收入国目标的做法具有正面的意义。不过,政府确实更须考量与其舍近求远,花费时间金钱到海外招揽人才归国效劳,何不在国内大专院校培养人才,并且营造良好环境让国家所培养的人才有所发挥及贡献,防止优秀人才流落国外,贡献其他国家的发展。这方面,邻国新加坡吸引外国专才,并借助外国专才培训国内专才的开放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大约有100万大马人散居全球各地,其中30多万人是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集中在新加坡、澳洲、汶莱、美国及英国,其中54%大马人才流落在新加坡。

就业前景欠佳、社会不公以及薪水太低是国内人才外流的主因,而人才外流则严重损害我国的人力资源素质,也造成我国的竞争力下挫。

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大马竞争力排名第26位,从2011/2012年的21名再下挫。

马来西亚致力在2020年实现先进高收入国目标,各个领域若没有相关人才的推动,一切计划将无法在预期内达成目标。人才的培训除了大专院校以外,再无其他更好的渠道,但我国大专院校的招生机制不单无法协助政府留住具有潜能的人才,反而是造成未来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人才的流失,与国内的教育政策有巨大关系,我国大专院校多年来的录取新生制度最是值得检讨。今年的情况更是令人瞠目结舌,考获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文凭4分满分的优秀生,居然被国内七所政府大学拒于门外,另一些优秀生则无法取得本身所属意的学科。

这些老问题多年来周而复始地循环,未免令人怀疑我国大专院校录取学生的条件或准则存有某种政治意图。国家要发展进步,优秀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如果大专院校收生制度具政治意图,刻意阻挠或剥夺优秀生发展的机会,容或可能扼杀一些学子的前途,但这种违反教育原则的手段肯定是毁掉国家前途的祸首。

 

教育部的无厘头措施


2013-07-21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刘彦运

有时我们不得不佩服教育部官员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在拟订一些措施的时候,似乎只凭想象,完全不理实际情况,有些时候甚至與现实情况完全脱节。不过,他们却可以堂而皇之,兴之所至的出台一些看似理直气壮,其实却令人“丈八金刚摸不著头脑”的教育措施,委实令人啼笑皆非。

最近该部门的不知是哪一位“文人雅士”突然间对“久被尘封”的中国文学科心生仰慕,觉得不该“亏待”中国文学,於是突然下令凡是要申请进入师训学院华文组修读教育学士课程的学员必须要选考中国文学科,才有资格选修华文组。换句话说,如果兄台你报考教育文凭试的时候,没有报考中国文学,即使你的华文科拿到“A佳佳”,也不能进入华文组。

有时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们的“绝妙点子”,这突如其来的“神来之笔”确实是可圈可点,令到有心进入师训华文组的学员手足无措。主要的关键是根據国中的教学系统及课程纲要,中国文学长久以来都是处於“尘封”的状态,它既不是正课,也不是主修科,而是副修的选修科。考生如果要选修中国文学,只能靠自修。试问在学校没有提倡,老师没有鼓励,又有多少个“文胆包天”的考生有把握自修中国文学?如果不是对中国文学特别有兴趣的考生,或自认为中文程度“超强”的“文人雅士”,根本就没有幾个考生会选修中国文学。根據数據,去年选考中国文学的考生仅有千余人。

教育部这项“无厘头”的措施根本是为难有心要进师训学院华文组的学员,令到他们原本有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投报无门。

提倡文学科应从根源著手

如果说我国教育部是世界上“最无厘头”的教育部之一,相信许多人不会有异议。因为我们的教育政策及措施幾乎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让人晕头转向之余,还当真是“神乎其技,不知所之”,当真无厘头之至。比起香港巨星周星驰的无厘头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次的中国文学科事件就是一个最佳例子。

笔者认为教育部如果有心要提倡中国文学科,应该从根源著手,设定一个510年的缓冲期。首先将中国文学與马来文学同等对待,在国中的课程中纳入正课,並准备足够的中国文学科的师资,然後再鼓励学生选修及选考中国文学,之後才能要求将中国文学科列为进入师训学院华文组的条件之一。教育部如果真的这麼有诚意要提倡中国文学,应该按部就班,而不是兴之所至,大笔一挥,突然对师训学院入学资格设立这麼苛刻的条件,让有意投身教育事业的学生望而却步。

 

沈慕羽体现儒家精神与文化


2013/7/20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黄文斌

我们所熟知的沈慕羽(1913-2009年)是一位教育家,为华文教育奉献一生。他曾担任教总(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主席共28年,致力于维护华教权益,爭取母语教育平等,其一生为华教鞠躬尽瘁。 沈慕羽先生也是一位书法家,写得一手好书法,且其书法自成一体,南马一代都称之为「沈体」。本文將针对沈慕羽一生所体现的儒家精神与文化作个简单的论述。

正如以上所言,沈老担任教总主席共28年之久,常站在华社的最前线,爭取民族教育平等。然而,我们却很少见到有识之士表扬他担任马六甲孔教会主席长达34年之久(1976-2009年)。沈慕羽先生担任孔教会主席的年资不仅比教总主席长,而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全体现儒者刚健进取之精神。2001年,沈慕羽先生在88岁高寿时仍积极为孔教会找一个家,筹建马六甲孔子大厦,此精神非常令人敬佩。

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此外,中国文化也强调「仁」在文化上的作用。例如,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便以人物为中心;也凸显了「人」对文化、歷史的承传,民族精神的奠基的重要性。沈慕羽先生就是一位人师,在马来西亚的歷史长河上,他树立了一个典范让后人学习。

从沈老一生所做之事,基本上可以確定其个人思想观念是儒家的,因在其身上体现了仁爱与大同的思想。在马六甲孔子大厦入门处设有一块刻有「礼运大同篇」的石雕屏风。以往每当祭孔或星期日书法班时,沈老便会带领和教导书法班的学生们礼敬孔子,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並念道:「我爱孔子、我爱孔子,我敬爱孔子。」在孔诞或大节日时,沈老更引领大家诵读「礼运大同篇」。此外,在沈老的演讲集中也常提到「礼运大同篇」之「世界大同」的思想,而「天下为公」正是他处事的座右铭,他爭取华文教育平等,即以此心境来处理的。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论语》首篇〈学而篇〉的首句写道:「学而时习之」正表达了其思想,此思想除了的孔子身上体现出来,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孔子自喻他是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將至」的人。此外,孔子读书曾「韦编三绝」,孔子是非常好学勤奋之人。「诲人不倦」体现其重视教育的精神。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但却以此作为自我的期许。沈老也正如孔子,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的儒者。

重视教育的儒者

沈老將学校视为是他实践儒家思想的地方,他强调身教与言教並重,凡是亲力亲为,乐业敬业,对学生能救一个就救一个。他强调教育是终身的世业,而不是职业而已。沈老在平民学校和晨钟夜校各担任了26年(1947-1973年)和70年(1933-2003年)之久的校长,他曾说:「我最心爱的平民学校」及「晨钟夜学无异是我的生命」。在平民学校任职期间整顿校风,以德化来教育学生,用道德来感化学生,並处处关心学生与教职员,就像家里的一分子,他获知一位学生家境不好,便安排那位学生晚上来校当守门校工,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除了改善校风外,也让学校成为极有口碑的学校。

爭取民族平等

此外,沈老在晨钟夜校教书及担任校长有70年之久,一生人投入了非常大的心力在办这所「社会学校」,让失学的青年、受英文教育者、以及异族同胞有机会学习华文及中华文化。晨钟夜校可谓体现了沈老有教无类、四海平等的理念,也是其实践大同思想具体例子之一。

从爭取华文教育而言,沈老体现两个面向,一方面他积极爭取华文教育,体现出「华人性」的一面,但在更深层的一面则是为了爭取民族平等及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之价值观,而非种族主义者。晨钟夜校的学生也有不少是外族人士,他觉得中华文化也应传播给其他友族,其不分种族思想,体现了儒家「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思想。换言之,沈老是一位实践仁爱与大同思想,而又是刚柔並兼的人。《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日新,苟日新」,在沈老身上正体现了刚健的精神。事实上,他又是一位非常谦卑和善的人,连他被捉去坐牢期间,狱卒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认识沈老的人都知道他並非是一位激进、刚烈之人。

沈老喜欢写「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书法,正好说明其刚建之气来自养「正气」及法「完人」。儒家思想最大特色「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听天命」,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完全体现在沈慕羽先生的身上,他的一生似乎没有离开过华社及国家的议题。孔子周游列国,在社会礼崩乐坏,人心不古,道德不正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挽救这社会。沈老的一生也正是如此,他领导马六甲孔教会,不时针对人心不古及道德败坏发表意见。积极入世、改变社会、创造价值为其人生的追求。

弘扬儒家及文艺

沈老自1976年担任马六甲孔教会主席直至逝世歷时34年。在他积极地努力下,目前全国唯一的孔子大厦,坐落在马六甲。自他领导马六甲孔教会以来,他將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孔教会,转变成以尊孔为本,弘扬儒家及文艺为用的教育性质的组织。更多时候,我们见到沈老是以孔教会来宣扬中华文化的。沈老曾谓孔子的教育精粹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在孔教会特別推广「艺」的层面,最成功的是书艺。本身就是书法家的沈老,通过孔教会宣扬书法及弘扬中华文化,身体力行,每週日都在孔教会教书法。此外,孔教会也有一批诗社成员教导古诗班,教导学生背诵古诗和《论语》。

上文提到孔教会在孔诞时,会向孔子像敬礼及进行祭孔仪式。在孔子的时代,祭祀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又与礼乐息息相关,而「教育」与「宗教」是可以一体並存的。沈老领导的孔教会在孔诞时,或者在培风中学开学时,带领年轻人及学生一起进行祭孔及礼敬孔子铜像,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让儒家不停顿在纸面上的知识,而更重视身教与力行。

孔子的一生棲棲遑遑去拯救这个社会,希望能够把正確的价值带给人民,最后也「不厌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地自我完成。我们所见到的沈老,一生为民族文化无私地付出,又以推广华文与中华文化成马来西亚人的共同文化为职志。从其为人处事的素养,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他的道德修养与生命自我完成情境是与孔子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