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356 辑



正视微型华小的未来

2014/01/03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胡万铎
 

根据教总周二公布的《西马半岛学生人数少过150人的华小调查报告》,半岛有14所华小因学生人数少于10人而成为超微型华小;还有多达213所微型华小预计未来5年的学生来源会相继减少,令人担心这些华小极可能面对临停办的危机 ;仅有30所华小预计在未来5年学生人数会增加,有100所华小的学生人数情况稳定。

综合各校的情况,华小逐年减少是有其原因的,包括地方上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有限,年轻人外流,以及部份华小因附近正有其他华小,学生来源遭分散所致。

根据上述的情况,华小的发展前途堪忧,而且教长也指出356所华小中,有多达314所华小有非华裔学生就读,当中有5所华小的学生全是非华人,而非华裔学生超过学生人数50%的约有64所,若就目前新生报读情况,明年將有26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清一色是非华裔学生,另有高达53所华小的一年级新生中,非华裔学生比华裔学生多。

照此情况来看,对没有华裔学生来源的华小,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或许可「保住」有关华小,让学校继续办下去。但若华小必须依靠非华裔学生才能生存,成为「变相华小」,会不会失去母语教育的意义,它的教学主要媒介语又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正视的问题。

华人办教育是有教无类,不分种族性別,都欢迎到华校就读,根本不是坏事,一些非华裔的家长知道华校校风良好,纪律严,同时华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他们都乐意把孩子送进华小求学,不但可多掌握多一种语文,而且还能促进对中华文化与华人传统美德的了解,彼此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加强国民的团结。

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叶娟呈出席加影育华中学新学年开学礼后,针对一些微型华小面对学生来源问题,只靠友族来维持的课题,她认为所有马来西亚的学生都有权到任何一间学校求学,因此不该区分微型华小是否有华裔或非华裔学生。她说一所学校有各族群学生就读是一件好事,才能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也是较健康的情况。

据了解,距离太平约40公里的峇都古劳日莱培华华小,全校34名学生都是友族,今年有7名新生,也是巫裔。

培华华小董事长陈子刚受询告知,半个世纪前,当地有不少华裔人口,从事割胶、杂货、收购土產及栽缝店等,后来年轻人外流,如今只剩约10户华裔家庭,且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他说:「为了延续华小的寿命,只能招收友族学生,由于同学都是巫裔,所以也以国语交谈,我鼓励学生以华语交谈,让华语有进步,因此,学生如今懂得基本华语,家长也很开通,还鼓励孩子来他所开的杂货店时要以华语与他交谈。」

华小被友族认同,这是华文教育之光,但教总却点出两个隱忧,第一华小非华裔生过多,导致教学上的困难,包括学校失去学习华文的理想环境,甚至出现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间使用国文交谈现象,直接影响华裔学生的华文掌握能力,其次是非华裔学生无法掌握华语华文,不但使他们面对学习困难,也间接导致学校的整体成绩受到影响。

我想教总的忧虑並不是问题,那只是教学的技术问题,我们借镜他国教学方法可以克服,我们不也常说:「世上没难事,只怕有心人」吗?怕只怕教育部把纯非巫裔就读的华小改为「国小」,这不得不提防。

 

独中远离群眾了吗?

2014/01/02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张涛
 

2014年开学,全国60+1所独中新生稳健成长,令人欣慰。根据董总的数据,今年新生人数创新高达14千名(2013年是13808人),全国独中生突破7万名。区区在一片大好前景中提出对「独中远离群眾了吗?」是存心找碴吗?当然不是。

我在去年1125日的《光明日报》拜读到王增文校长写的「独中之所以能够屡败屡战,最终不败,那是群眾的力量促成的,因此,学校董家教上上下下,都必须认清独中不能自我矮化为「私立学校」,反而要不断地张扬这是一个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民间教育运动,如果独中脱离了群眾,就无法彰显独中教育的真正意义。」

对我国华教运动有认识的人可能会同意以上观点,但是对教育走向功利又现实存有疑虑的人如在下很怀疑:近年来当有条件用入学试来筛选学生的大型独中越来越多,独中转型成「精英学校」已成必要之恶;独中被標籤为五星级「私立学校」或有钱人的独中时,谁会认为那是「自我矮化」而不是自我提升?当部分大型独中的办校者陶醉在自以为卓有成效的办学成绩(以政府考试和统考成绩为衡量標准)时,他们有独中脱离群眾的危机意识吗?套用王校长的话,他们「对华教作为民间教育运动的理念还能把握几分呢」?

独中门槛高

对那些每一年要把孩子送独中却不成功的家长来说,独中的门槛那么高,他们要怎么样支持?当独中用入学试淘汰越来越多学生,凭什么叫群眾继续支持已拒绝他们孩子入学的独中?不愁学生来源的大型独中(尤其是被標籤为五星级「华文私立学校」的独中)若要公开募款,还有多少向广大群眾募款的正当性?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可以坦然面对社会大眾已不愿捐钱给「有钱独中」(每个月的学费收入一百多万)的心態吗?

部分大型独中的办校者恐怕也不会认同王校长这个恐怕只有华教有识之士才认同的观点:「长期以来,华文教育被边缘化是一个事实,即便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然而仍然无法改变这个国家要走单元化教育目標的决心,独中的存在,毕竟还是要跟政府的教育政策相抗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独中教育的意义,就知道如果不是用民间运动的方式来经营独中,独中就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活力。」

对那些实行双轨制教学的独中办校者而言,如果他们认同独中「跟政府的教育政策相抗衡」,他们就不会强调双轨制,规定学生必考政府考试。以吉隆坡中华独中为例,1970年至2006年掌校的陈顺福校长虽然推行双轨制以开阔学生前途,但他由始至终都强调办民族教育,以统考为重。考虑到只能专注一种考试的学生,他也特別开设统考班,照顾只专注统考的学生。但他退休后,2007年至今,绝对有存在必要的统考班就绝跡了。当统考价值提升,家长提出復办统考班时,办学者有听到吗?否决独中生自由选择报考政府考试的权利,是帮助学子还是害了学子?

对精英教育充满迷思的家长並没有意识到政府考试和统考並重会让学生两头不到岸,因为三「过」:学习量过大、课程过重及考试过多会令13-18岁接受中等教育的孩子產生厌学的情绪和沉重的压力。如果办校办学者认同「独中脱离了群眾,就无法彰显独中教育的真正意义」,他们会与顾客(家长)渐行渐远,迴避家长提出的办学路线议题吗?更不要提2007年起再也没有在董事会校务促进委员会里设家长代表和校外人士代表的做法有多么不民主、不合理、不正当了。与顾客的关係尚且如此疏远,期待与不相干的无名大眾有交集岂非缘木求鱼?

自称新独中

再者,当隆中华去年为关丹华社申办分校失败、继续与一所自称独中的私立学校「陪跑」时,有听到四面八方的质疑声浪而却步吗?需知道,当一所自称新独中的办学准证规定学生必读必考国民中学课程和考试时,它已失去了办学的自主权,那还有什么理由要华社像支持其他华文独中一样出钱出力去支持?更令人纳闷的是,自称独中董事长的非独中董事长处处以隆中华的双轨制办学模式为依归,在等待復办独中等了20年的关丹华社却激不起群眾的共鸣。若群眾有共鸣,招生还会困难吗?若群眾没有共鸣,该地区大部分家长对「马来文独中」存疑,其群眾基础何在?

很多人並没有觉察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高达40多巴仙的隆中华高二生在考取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后自行提早「毕业」,正是学校规定学生必读必考国民中学课程和考试的结果。忘记独中的定位,事事以我国教育部为指导原则,强调政府考试和叠床架屋的行政管理,实际上会使独中从三三学制转变成类似五年制的国民型中学。学生与家长固然有权选择只考取政府考试而放弃统考,但是过于注重政府考试、偏离双轨制正轨的校政却牺牲了统考课程的品质和水准,也衝击了要读高三的同学的学习与成绩。凡此种种,若办校者听到进言却无动于衷,难怪会引起论者「隆中华还要办独中或华文教育吗?」的疑问了。

去年525日《吉隆坡中华独中家长之声》专页在面子书创建以来,家长多次提到这种把独中变「国民型独中」的办学模式,不但模糊了民族教育的方向,也违反了復兴独中、发展独中的初衷,让双轨制变成双面刃,给学生带来深远的、负面的影响。但是,办校者似乎听不到,或者是即使听到也不认为有问题?不回应家长和关心独中的大眾提出的问题,问题自己就会消失无踪?若「舆论」唤不起办校的危机感,这是否意味著独中离群眾越来越远?

群眾无名无姓,过去许多出钱出力建立华校的草根阶层根本不问收穫,只问耕耘,与当今工商社会先问收穫再谈耕耘的心態截然不同。爱护华校的人都不愿看到独中远离群眾,远离支持华文教育的群眾,走向私立学校的贵族路线;但是,社会环境改变,向钱看的价值观氾滥,「用民间运动的方式来经营独中」的市场会不会越来越小呢?未来独中存活的活力泉源还会来自群眾吗?简单的说,除了每个月必须交学费的家长,除了有回馈之心的校友,除了必须定时赞助独中的个人赞助人和华团组织,还有多少群眾愿意出钱出力支持与他们再也没有切身关係的独中?

 

修校程序终简化

2014/01/0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中言
 

州教育局主任可动用的学校基建维修拨款,从原本的50万令吉调高10倍至500万令吉,是教育部2014年捎来的开年好消息,让需要修葺校舍的各源流学校,在不必经过教育部审核下,尽快取得拨款,展开维修工程。

让州教育局主任自行审核及批准拨款,而不必经过教育部,可以解决一直以来困扰校方的“久候未见拨款来”的问题,这也是教育体系转型的首阶段措施。

確保一视同仁

教育部权力下放州教育局主任,让申请拨款维修校舍的校方,更快获得拨款,是值得讚许的事,但教育部必须確保权力下放的决定,不会导致滥权与拨款被滥用的问题。

同时,教育部也要確保州教育局一视同仁审核各源流学校的申请,並根据各校需要,发放拨款,以便校方有足够的款项进行维修工程,別是校舍经年失修的学校。

为了避免官员滥权、官僚问题,阻碍校方申请拨款的进度,教育部必须设定標准作业程序,包括减少繁文縟节,只要申请者符合条件,不计拨款数额多少,都应给予批准,以免校方长期为校舍的维修问题烦恼。

过去,我国曾发生多宗校舍经年失修,而发生意外酿成悲剧的事件,教育部及相关单位应从这些事件吸取教训,免悲剧重演;官员应秉著为教育服务与贡献的精神,加速审核校方的拨款申请。

让环境更舒適

俗语有云:有钱好办事,教育局加速发放拨款,校方也好办事,维修工程可以更快展开,让莘莘学子能在舒適、安全的校园学习。

为了教育,教育部勿让校方痴痴的等拨款;凡需要维修或重建校舍的学校,都应享有学校基建拨款,有了环境良好的校园,才能好好培养国家未来栋樑。

 

华校的本质

2014/01/01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郑庭河
 

华校本为华社子弟之教育(包括文化熏陶)而办,实乃彰然不过之事。无论如何,教育和文化本就属颇具弹性之事物,且具理想性、普世性和超越性,非能被社群之框框所局限。 之所以,古希腊文化能被马其顿人所自愿传承,罗马文明(包括基督教)能被北方蛮族王国所模仿、复製,而日、韩、越人也参照、汲取了不少中华文化。

因而,华校和华文教育于某种处境及条件下,不一定得以华社子弟为对象才称得上「货真价实」。乃至,社群,甚至族群即可是相当宽鬆的概念,任何血统者,只要通过华文教育和文化之深度熏陶而具备了与华社主流沟通的能力,若其自愿认同华人的话,著实就可以是华人,亦是华社的一份子了。所谓华人(尤其汉族),诚如古罗马人,从来就不是血统单一者。

职是之故,理想而言:华校大可不须因有了华人子弟才构成华校,而是,只要进行的是华文教育、传承的是中华文化,就堪称华校了。换言之,华校不必被动地因华裔子弟而存在,而是要主动地「製造」「华裔子弟」。

如此说,似乎有点「超现实」,乃至「敏感」,其实一点也不,人们只因太久已被僵硬、呆板、森严的族群印象及论述所洗脑,加上被不良政客所操弄的族群政治所分化,才会觉得跨族裔或多族裔认同乃稀奇古怪或大逆不道之事。

无论如何,于一个被太多假中庸、真极端的政客绑架的社会,存在著太多足以障碍、骚扰,甚至掐毙华文教育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一些获民粹力量支撑的霸权思维及躁动,某些华教人士因华校的「友族化」而心惊胆战,诚能被理解。其人未必是歧视、排斥友族学生,亦非狭隘、肤浅地看不到协助友族学习华文的宏观价值,而是从太多的实际经验「意会」到各种不利的可能性,包括官僚干扰和政治干预——这社会已一再发生令人匪夷所思的政治荒诞剧。

是以,关键正是华教于本邦已获得很充分的尊重及自由了吗?若是,我们可嘲笑那些人未免太「杯弓蛇影」,若不,其实他们有理由担心。避而不谈严苛的大环境,光挑一些人士的忧虑和紧张来大作文章,甚至无限上纲、倒因为果地把其人的消极反应归咎为华教困境之源,实在有欠理智和厚道。

华教的长久困境若已「造就」了一些人习惯在夹缝或囚笼中庆祝解放、胜利,无胆也无法想像真正的公平和自由的话,那才真的荒谬和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