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2
中国报/国内版
独家报导/摄影:吴振威
边佳兰头湾培正华小虽然只有7名学生,但师生间感情如家人, 左起为戴綺嫻、张嘉康、阿蜜鲁、伊曼、德思、严奕淇、 林芷晴及潘俊宏。 |
(边佳兰1日讯)虽然只有7名学生,但我们都很开心上课!
位于边佳兰头湾的培正华小,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即1941年创立,辉煌时期曾有逾百名学生。
面对时代发展,当地人口逐渐外流城市,曾经孕育无数优秀人才的学校也开始走向没落,成为只有区区7名学生的超微型华小。
该校目前仅剩4名华裔生及3名巫裔生,因为边佳兰石油综合发展中心计划的发展被征地,培正华小不久迁至古来太子城。
《中国报》今早特別前往培正华小了解上课情况,偌大的校园显得格外落寞。
培正华小副校长戴綺嫻指出,该校去年5月接获柔州土地局发出迁校通知信后,已连续两年不接受新学生报名,目前只开设三年级至六年级班级。
食堂无业者问津
她说,由于古来太子城的新校舍尚未竣工,学生仍在这里上课,该校目前三年级有3名学生,四年级两名学生、五年级1名学生及六年级一名学生;其中,四及五年级学生都是友族。
该校包括校长在內的教职员共8人,超过学生人数,平均一名教师负责一名学生的课业。
戴綺嫻笑言,上课时常常是一对一,感觉就像在上补习班,教师更能兼顾所有学生的课业。
学校食堂无业者问津,所有学生都带便当来学校吃,学生坐在同一张长桌进食,有时还会分享彼此的食物。
在外人看来,这所学校就像是一个很大的家庭,学生及教师间都相亲相爱。
师生受访时说坦言,能在这里教书或上课感到开心,並不介意这是超微型华小,甚至不捨学校即將搬迁。
教师:搬迁为造福更多子弟
教师都捨不得培正华小搬迁,但为了造福更多学子,再捨不得,也得捨得。
培正华小执教13年的潘秀萍(38岁)指出,她是怡保人,嫁给住在边佳兰泗湾的丈夫后,就到培正华小教书,这是第一份工作。
她回忆2000年初到学校服务,当时还有89名学生,但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如今只剩7人。
“这里缺乏工作机会,许多年轻人都搬到城市工作,或移民前往新加坡,才越来越少学生。”
潘秀萍虽然捨不得学校搬迁,但不希望培正华小的消失,搬出边佳兰未尝不是好事,可造福更多子弟。
另一名教师蔡茗茗(26岁)指出,初被派到这里教书时很不习惯,但日子久了,觉得学生都很乖,也捨不得学校搬迁。
祖母骑脚车接送外孙
60岁祖母每天风雨不改,骑脚车载著9岁外孙上学、放学及休息时拿便当到学校。
陈翠娥(60岁,家庭主妇)指出,她们一家住在头湾,两个女儿都已嫁人,住在努沙再也一带,在新加坡工作。
她说,由于女儿要赚钱养家,留下两名外孙从小与她同住,而女儿及女婿每週会来探望孩子。
陈翠娥的9岁外孙潘俊宏,目前在培正华小就读三年级,而陈翠娥每日上午都会骑脚车载外孙到学校,休息时带著便当去学校,还有放学时再去学校载外孙。
她说,学校教师都很善良、尽责,对于学校即將要搬迁,她也万分不捨。
此外,她说,她们的住所也在发展计划征用范围,若培正华小搬迁后,她唯有为外孙申请转校至同样迁至新地点的大新华小,不然就转入泗湾育本华小就读。
六年级只剩一学生
看著朋友一个个隨父母离开前往大城市求学,培正华小最后一批六年级学生张嘉康成为班级上唯一的学生,倍感寂寞。
一人班级的张嘉康受访时说,刚入学时包括他在內,同一班级有5个人,到了五年级剩下两人,今年开课只剩他一人。
他说,上学期结束最后一天,教师告诉他,同班女同学就要隨父母移民新加坡,让他十分难过。
张嘉康说,虽然一人上课难免孤独,好在他还有五年级的阿蜜鲁、四年级的伊曼、德思、三年级的严奕淇、林芷晴及潘俊宏等陪伴吃饭,还不至于太孤单。
对于学校即將搬迁,他说,这是最后一年上课,之后升上中学,还不至于太捨不得。
(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