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考A+ 难难难‧ 考SPM华文人数下跌



2014-04-12 星洲日报/国内版

 
吴文宝担心越来越严重,影响报考
华文人数。(图:星洲日报)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2日讯)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难考的程度如何?巴生河流域一间国民型中学去年有686名学生报考华文,竟然没有一人拿A+,让教育界哗然!

此外,玻璃市州也创下2013年华文科零A+的记录。
 


曾俊萍:优异生拿不到A+难置信。
(图:星洲日报)
 

雪隆5国民型中学· 2327考生仅9A+

马来西亚中学华文教师学会联谊会主席曾俊萍说,在雪隆5所的国民型中学,报考的学生共有2327名,但拿到A+的只有区区的9人而已。雪隆另一所著名的国民型中学,报考人数也有639名,但只有3人拿到A+

曾俊萍今日受访时指出,S P M华文科的成绩没有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因为它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掌握能力,尤其是优秀生的成绩。

她说,这导致报考华文的人数已经逐年下降,仅是去年和前年相比就少了1498人,跌破多年来保持的5万多名学生报考的人数,仅有48781人。

“如此下去影响深远,华小和中学的华文师资来源就会减少,学生无法学习华文,未来华小將自动消失。“我们失去中华文化的传承,失去了语言,等於失去了民族的根。”

有鑑於此,该会要求公平、公正的成绩,因为学生的付出不成正比。

曾俊萍:优异生拿不到A+难置信· 教师劝弃考华文成“帮凶”

曾俊萍也说,SPM华文考生可是精挑细选出来应试的,这是因为有些校方以考获全科A+的成绩为藉口,百般阻挠没有十足把握考到A+的优秀学生放弃报考华文。有些教师俯顺或不敢拂逆校方之意,继而规劝学生弃考,成为“帮凶”。

她说,这么多有素质的华文报考生,有些华文水平不仅是教师公认的佼佼者,而且在校內校外都有优异的表现,竟然还是无法获得A+的成绩,真叫人难以置信。

评分刁钻?当局刁难?

“可能有人说不同的语文,学生的水平、兴趣不同,不能相提並论,但是,有一个不能否定的事实:这些报考华文的考生几乎全是来自华小,並修读了1112年的华文,考出来的成绩,怎会年年这么不济事?”

分数切割时或出“阴招”

她说,况且华语又是他们的母语。难道马来西亚的华文程度特別高,超难学习?还是华文考卷的试题或评分標准刁钻,抑或教师教导无方?甚至有人相信阴谋论,认为这是当局有意为难。到底是甚么原因?

她不否认,在进行分数切割时,有关方面可能做出了一些“阴招”,导致相当一部份可考到更好成绩的考生,只好屈居下一级的成绩。但有关方面相信也不至於崇尚显然已过时且不適合人性评价特徵的常模参照评价標准,硬找一些垫底的考生及把一些成绩超优秀的转为优秀的考生,以符合常態分佈的要求。

考试局须解释批阅標准

她说,最近这几年,考试局已经没有公佈全马各科拿A+的人数,一併以A来代替,因此她促请考试局公佈各等级A+AA-等的分数,同时公佈华文科的分数切割点及批阅標准。

去年SPM华文科成绩显示· 柔考A+1.06%全国最高

另一方面,曾俊萍早前在“华文难考”

新闻发佈会上指出,根据她分析2013年的SPM华文科成绩显示,柔佛州考获华文科A+佳绩的学生共有1.06%,是全国表现最高的州属。

她说,根据该会收集的资料,柔佛州共有1165名学生报考华文科,其中有108名学生考获A+

另外,其他表现標青的州属分別为檳城(0.96%)、马六甲(0.82%)及吉打(0.71%)。

2013年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共有5万零279人报考华文,当中考获特优A+AA-成绩的考生佔总人数的16.3%,比2012年的17.1%降低了0.8%

魏家祥:不排除“人为”· 寻问题症结反映不满

马华署理总会长兼马华教育諮询委员会主席拿督魏家祥说,他们不排除是“人为”才导致2013年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仅有如此少人拿A+

根据他们找数据专家分析的A+分布图是否正常时,他说,乍看之下,这个分布图是有问题的。无论如何,马华將在近期內从出题、教学、考试和批改华文考卷的几个角度,邀请有经验的相关人士出席一项研討会,找出问题的症结,並会在近期內呈交给相关当局以示不满。

他对星洲日报说,他们认为这一次华文科拿A+的人数少得离谱,所以马华对这项课题非常重视。他认为这样的成绩是`有问题’的,所以要谨慎和详细的把问题找出来。

他指出,对於那些读了12年华文的人却无法在华文科目中取得特优成绩,相反地却在国文和英文科目获得佳绩,这真令人百思不解。

应从课程范围中出题

考试不应该是要考学生所不会的东西,而是要从学生所学的范围中出考题。

他认同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顾问吴文宝的看法,认为考试局应该更透明的,告知教育界,为甚么会订下这么高的A+门槛、理由是甚么?

这个要求非常合理,尤其是考试局內的华人官员应该出来说明这一点,告诉大家要如何得以提昇华文的水平,如何才能改善学生的成绩,让更多学生可以考到A+的成绩。

他说,他们並不是要求考试局为学生加分,只是知道究竟考题是如何把学生给难倒,学生应该如何做出改善而已。

张盛闻:学生须学习三语· “华文水平无需太高”

另一方面,针对华文科这么少人拿A+的情况,马华教育諮询委员会副主席张盛闻说,有人认为大马的华文水平一定要保持在一个高水平,所以A+的门槛才这么高。

他说,目前华社已经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是要製造更多的A+考生还是要保持我们华文的“高”水准?

他认为,我国的华文水平没有必要订到和中国一样的水平,毕竟我们並没有如中国一般的学习环境,除了华文之外,我们大部份的时间要用来学习马来文和英文,所以至少要营造一个让学生喜欢学习华文的环境,否则中五很少人报考华文,最后就会对我国的华文师资带来影响。

他透露,马华安排的上述研討会,预料將在两三个月內举行,希望在这个研討会当中能找出一个平衡点,大家互相討论,不能让学术界的人坚持华文的水准而没有考虑华文教育对大马教育发展的影响。

吴文宝担心越来越严重· 影响报考华文人数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顾问吴文宝坦承,年复一年的重复这种情况,已经影响报考华文的学生人数。

“目前还不是很严重,但我担心未来会越来越严重。”

他说,家长把孩子送入国民型中学,就已经知道孩子要报考华文,但是对於各科成绩优秀,想让孩子拿全A+的父母而言,华文科难考A+,多少会影响父母让孩子报考华文。

他说,校长会给鼓励家长即使华文科难考A+,也要让孩子报考华文,因为即使没有拿A+,拿BC,这样的成绩將来也会为孩子们增值,因为华文毕竟已经越来越重要。

门槛订得太高?· 考试局应开诚布公

吴文宝说,既然华文科拿A+的人数这么少,想必考试局一定有一名华文造诣极高的专家订下如此高的门槛,有鑑於此,他要求考试局开诚布公,为何学生拿不到A+

他说,从教育的观点出,教育是要改进,改进学生的水平,所以考试局应该公佈这一点,好让学生们可以做出改进。

“不要只是告诉我们,学生的水平不好,不好的话要告诉我们是哪里不好,否则我们无从改进。”

他直指去年仅有0.63%的考生考获A+是人为的,因为考试的难度和容易度,和订下多%A+人数,是人为的。

他说,国民型中学的学生都非常用功,除了功课,还参与多种课外的活动,包括到东南亚参加辩论比赛,他们都载誉而归,所以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

他希望订下多少分才可以拿A+的那位教师或官员,可以站出来,告诉我们,为何会订下这个分数才可以拿A+,理由又是甚么?

他说,这么多年来,都不曾有人投诉其他的语文科很难拿A+,唯独华文科。

或与出题批改心態有关

询及华文科难拿A+是否和出题和批改的教师的心態有关时,他说,这可能有一点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其他科目如科学也很难,但拿A+的人数並没有减少,这是因为若题目很难,就可以降低拿A+的分数,所以最后拿A+人数的巴仙率並不会减少。”

他说,订下只有0.63%考生可以拿A+的这个人,应该要说明这一点。

他不认为华文科很难考,只是A+很难拿,因为不懂如何才能拿到这个成绩;考试局把华文科成绩订得这么高,间接是不鼓励学生报考华文。

相比去年各语文科考A人数· 华文考A+少过1%离谱

吴文宝说,只要相比去年的语文科考获A+的人数,包括马来文、英文、淡米尔文、伊班文及卡达山文,就可以发现,华文科考获A+的人数应该是最低的,而且这个巴仙率低到离谱。

他相信其他语文科考获A+的人数最低应该都有2%,但华文科却是少过1%

他接受星洲日报的访问时说,在国民型中学,校长们都坚持要让学生报考华文的原则,同时传承先人包括政府改制时的诺言,要让国民型中学的学生可以继续报考华文。

“以檳城的10所国民型中学而言,没有一名学生没有报考华文。只有少数不是从华小升上国民型中学的学生才会没有报考华文,但这只佔极少数。”

“一所学校马来文和英文拿A+的考生可以有数十人,但华文却一个也没有,这怎么说?”

——五大谜团待解——

谜团一

报考华文的学生从小学六年级到中学,至少学习了1112年的华文,而且华文是他们的母语,但拿到A+的人数却不到1%

谜团二

其他语文科包括马来文、英文、淡米尔文、阿拉伯文及伊班文,考获A+的人数至少都有2%,为何华文却低至1%以下?

谜团三

我国的华文水平被公认为是东南亚最高的,学生也经常到外国参加各种与华文相关的比赛,且载誉而归,还能留学中国和台湾,为何考试局认为符合A+资格者只有这么少?

谜团四

一间有686名考生的著名国民型中学,考A的人数有18人,A-的人数有86人,拿A+的却一个都没有?问题出在哪里?

谜团五

哪位考试局高人决定华文科A+的人数与巴仙率,还有切分点在哪里?为何其他科目的A+分数和巴仙率可以隨该年考题的难度做出调整,华文的情况却依然如此?

--------------------------------------------------------------------------------

【编者的话】

华文难考人为造成

一直以来,中学生就流传“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难考,很难拿A”的传言。很不幸,去年仅有0.63%的考生考获A+,证实传言是八九不离十。

今天,国中校长理事会和前副教长异口同声坦言,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的確难考,最可悲的是,难度是人为造成。

在国中,有些校方、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以要学生考获全科A+的成绩为藉口,百般阻挠没有十足把握考到A+的优秀学生放弃报考华文。

当然,不报考也就顺理成章不必读华文了。

我们一直强调“弃考华文等於放弃了一项优势。”但是,如果SPM华文科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也无法使考生、教师、校方和家长信服;还有甚么理由去说服学生报考华文呢?

华社一直努力爭取国中把华文列为必修必考科,强调国中每週不少过3节或国民型中学每週不少过5节华文节数。这项努力现在面对更大的现实考验,和来自教育体系里匪夷所思的磨难,难怪会出现“阴谋论”。

 


 
 



(星洲日报报导:郭秋香、王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