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1 17:42 星洲日报/国内版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日讯)教育部昨日宣佈撤回“停止聘请国中母语班教师”(POL)以节省开支的决定后,让多年来问题一箩筐的母语班课题重新被挑起;尤其师资问题出现“各有各说”的窘境。
全国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指国中母语班面对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师资短缺,而教育部的记录却没有显示短缺问题,因此同样的问题周而復始,不断循环。
副教育部长张盛闻则说,母语班的师资不成问题,因为大部份的母语班是聘请退休教师教学,教育部也会培训所需的母语班教师人数。
根据教育法令,只要有15名学生,家长就可要求校方开办母语班。
据瞭解,截至3月31日,全国各地的国中开设了648班教授华文华语的母语班;而教授淡米尔语的母语班也有数百班。
国中母语班现况与问题:
●师资短缺
●找不到教师只好展延开课
●课后还要修读母语班,学生兴趣缺缺
●华文科是选修科,学生放弃报考华文,无需考华文就不去母语班
●师资津贴为每小时60令吉,15年没有调整
曾俊萍:教部记录师资充足
全国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曾俊萍对星洲日报指出,由於教育部在师资標籤(Tagging)时把具有华文资格但是没有教华文科的教师也標籤为华文教师,因此教育部的记录中,华文教师师资充足。
“去年教育部派出官员到学校调查华文教师人数,惟目前还未公开调查结果。”
她说,由於记录显示华文教师足够,因此当局於2010年取消DPLI课程的华文组,而目前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招收中文教育系课程华文组的名额也是根据师资需求订立,既然记录显示华文师资充足,招生名额也减少。
DPLI取消教师人才流失“据瞭解,一批马大中文系、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也很想当华文教师,可是DPLI课程取消后,他们无法如愿,只好教补习班或到邻国当华文教师。”
她指出,课后母语班的上课时间和环境欠佳,学生在放学后已经感到疲累,有些还要上补习班,或者交通问题无法留在学校上课,这种种因素都影响学生修读华文的兴趣。
“再加上华文是选修课,不少学生选择放弃报考华文科或修读母语班。”
她认为,培育充足的教师,及把母语班纳入正课,才能一劳永逸確保不会流失学生。
教师:100华裔生仅5考华文
另一方面,一名兼教华文的数学教师指出,他所执教的一所国中,大约有100名华裔学生,可是报考华文科的学生只有5人,修读母语班的学生也只有这5名学生。
他说,他为了华文教育的传承而愿意到其他学校教导母语班,因为母语班经常闹“教师荒”。
“母语班的教师很辛苦,资深的教师也不愿意教,每年10月、11月开始,华文科教师就忙於四处寻找肯教母语班的教师,多数是附近的华小教师。”
他指出,有些学校甚至在年中6至8月才找到愿意教母语班的教师,因此才能开课。
“如果母语班教师本身的学校有会议或活动,他们就无法教课,也没有代课或补课。”
他说,除了师资问题,学生对於母语班也兴趣缺缺,他们不瞭解为何在放学后还要留在学校上课,而且华文是选修课,不少学生不想考华文科也不想修读母语班。
“有些学校可能华裔学生有150人,只有50人因为报考华文而修读母语班,学生也会感到心理不平衡。”
他指出,母语班的教师上课时间不多,一週两个小时,教师在面对一些经常缺席的学生也不敢过於严厉。
“学生学习华文的心態也需要调整,华文科並非只是一门学科,也是学习华文文化、价值和修养等,可是学生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修读母语班。”
张盛闻:纳入正课校长决定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希望,未来有更多母语班能纳入学校的正课。
他说,目前没有一项条例说明不能將母语班纳入正课,根据国家独立前1952年教育法令条文,阐明只要在家长的要求下,每班有至少15名学生,校方就得为学生开办“母语班”,至於能否被纳入正课,则交由校长决定。
“这要看校长的决定,需要考量如何编排上课时间,教室是否充足、学生人数等,只要有15名学生要求,就可开班。”
他强调,目前的华文师资足够,而且母语班一般是聘请校外教师或退休教师教导,並未纳入教育部的师资人数。
母语班的教师津贴是每小时60令吉,一週两个小时津贴120令吉,许多教师是为了华文教育而到母语班授课。
教育部秘书长丹斯里马迪娜在星期二宣佈6项撙节措施,除了停止聘请国中母语教师之外,也限制学生参加国际赛事,以减少开销。隔日张盛闻与另一名副部长卡马拉纳登在部门內阁匯报会上极力反对此事,秘书长才决定撤回有关措施。
他强调,教育部主要是削减行政开销,而非与教学有关的开销,所以不会影响教育水平。
他说,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渴望將母语班纳入国中上课时间表,自从2000年各州有了华文科督学,设法將母语班纳入正课的努力,就不曾停止过。
他表示,华文班以母语班(POL)方式排在课外学习,问题丛生,效果不佳。
国民小学的华文与淡米尔文母语班已经逐渐以国小华语BCSK和国小谈语BTSK取代,纳入KSSR正课,因此是时候检討国中华文班的授课方式,让华文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有课上就好,教学效果也要彰显才对。
王超群:纳入正课效果较好
另一方面,教总主席王超群认为,如果未来国中能够將母语班纳入学校正课,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他受询时表示,母语班能否纳入正课,很大程度取决於校长的態度,目前已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国中已把母语班纳入正课。
“校长要不要把母语班纳入正课有很多因素,包括重不重视、要不要將母语班教师算进学校比率、教室足够与否。”
傅国伟(60岁,退休教师)· 为何老拿母语班开刀?
来自新山,具有35年国中华语班执教经验的傅国伟(60岁,退休教师)曾身歷其境,在80年代国家经济不景时,母语班教师的津贴从每小时20令吉调降至7令吉50仙,一降就连续3年,津贴完全无法补贴汽油费用,让他大嘆“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
教育部近日又以撙节为由,打算停聘母语班教师,傅国伟直言,要节省开支也不应拿母语班开刀,因为凡是公民,都应享有母语教育权。
他认为,母语班於教师、於学生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若教育部有良好的师训制度,能有充足的华文师资,就无需另聘老师到各校教导华文;就学生立场,母语班设在正课以外的时间,基於交通问题,让他们无法留校上课。
虽然已经退休,傅国伟近15年来都在新山中华公会举办的国中华文进修班执教,因为他认为母语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林翠燕:家长应爭取开母语班
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现代语言系主任林翠燕指出,华小生毕业后,大约有70%的学生到国中升中学,家长必须要求开办母语班,再向教育部爭取派出正式教师以及把华文纳入正课。
她说,教育部是根据一定配额派出教师,在选修课方面,学校要有足够的学生开设8个班级,才可获派一名正式教师。而华文科是其中一门选修课,如果学校是大型学校、开设比较多选修课班级,可以获得正式教师和纳入正课。
“然而,一些学生人数比较少的学校,由於还有其他选修课必须申请教师,因此无法凑够班级、满足教育部的配额,只好把母语班安排在课外,另外申请一名课后兼课的教师。”
她说,沙巴一所国中的华小生不多,但是学生都要修读华文,经过一些教师的奔走,开始时只能开设课后的母语班,隔年向教育部积极爭取后,获派正式的教师,也被纳入正课。
“所以我们鼓励国中学生的家长必须积极爭取开办母语班,一旦向教育部显示学校有修读华文的需求,即可爭取正式教师,而其他学校的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到华文班安排在正课的国中。”
她说,母语班是確保华文教育不会“断层”的要素,根据她在师范大学教书的经验,立志要当华文教师的学生多数来自国中。
“在学习华文方面,小学六年是不足够的,而且中学继续修读华文,也可以选择前往非英语系的国家深造,日后的出路比较多。”
(星洲日报/报导:余秘叶、吴珍妮、白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