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不教华文仍当华文教师‧华文师资统计不確实(下)



2013-06-20 星洲日报/新闻专题

 
吴文宝:华文科和中国文学科是属於两个不同的科目,因此,
教育部须另行统计所需的中国文学科教师。(图:星洲日报)
 

根据教育部的计算法,国民型中学只有3节华文课,导致教育部份派给全国78所国民型中学的师资比实际需求少了40%

其实,根据当初改制的协议,国民型中学的华文课每週至少5节,而在檳城的节数却是多达7节。

另外,根据2012年的统计,全国有1千零47名华小华文教师,在大学深造考取(非华文)大专文凭后,目前在中学执教非华文科目。

不过,这些已经不教华文的原华小教师,依然被標签为华文教师,导致教育部统计的华文师资人数多於学校所需的华文教师。这也是中学华文师资不足的根源。

吴文宝:计算法不符现况· “教部应重新统计师资”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吴文宝说,国民型中学的华文节数是57节,但教育部仅以每週3节华文课的方式来计算所需师资,將导致国民型中学永远面对华文师资不足的问题。

他认为,教育部採用的中学华文师资计算法与学校情况不符,而最好解决方法是重新统计这些师资,並根据需求加速培训华文师资,否则情况將恶化。 

“还有一批华小华文教师,深造后擢升至中学教书,但他们所教的是物理、数学、会计等非华文科,但却被归纳为中学华文师资。”

他说,因此,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中学不缺华文师资;实际上,学校是非常缺乏华文师资的,导致主修其他科目的教师也被安排兼教华文,素质参差不齐。

2年前已反映问题

他指出,该会在两年前已向教育部反映问题,但情况似乎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希望教育部重新统计华文师资,若是从华小升上中学的教师,目前已在教物理,就应该归纳为物理教师,而不是华文教师。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解决华文师资不足的问题。”

他说,教育部也没有为中学提供中国文学科的师资,导致校方须挪用华文教师或非主修华文的教师教此科目。

他认为,华文科和中国文学科是属於两个不同的科目,因此,教育部须另行统计所需的中国文学科教师。

促续办师范课程培训师资

吴文宝说,目前只靠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培训中学华文师资是不足的,而最快的方法是教育部继续开办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录取各大专中文系毕业生进行培训。

“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的课程4年之久,而1年或1年半的大专毕业生教育文凭课程,很快就可以培训中学所需的教师。”

他发现到,近年来在国民型中学执教的华裔教师越来越少的问题;“为甚么会怎样?是不是华人真的没兴趣当教师?”

建议与拉曼大学合作

他认为,为了解开这疑竇,教育部在录取学员培训时必须透明化,如列明有多少华裔提出相关申请,有多少巴仙被录取及不被录取的理由。

此外,一名不愿具名的教育工作者说,拉曼大学中文系学生是最多的,教育部或可以与拉曼大学合作,以培训中学华文师资。

他说,过去有一些大马教育文凭(SPM)毕业生申请不到师范课程,所以转到拉曼大学修读中文系,希望可以再通过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进入公共教育领域服务。

“不过,教育部这些年已停办这项课程,所以他们当中有些留在独中当教师,有些则到新加坡教华文。”

据瞭解,马大中文系的收生人数逐年减少,去年只录取10多名新生,而不得入其门的学生则转向拉曼大学深造。这也造就了拉曼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小学逾千人弃教华文·资料未改影响中学师资规划

根据2012年的统计,全国有1千零47名中学教师拥有小学华文资格,但考获大学文凭(非华文)后,他们都在中学教其他科目。

据教育界人士透露,许多小学华文教师在大学修读其他科系如数学、科学及经济等,因此他们进入中学时就执教大学所修的相关科目。

“儘管如此,这些教师的教育专业主修科目(Ikhtisas)还是华文,因此在教育部的教师个人资料中,他们被归纳为华文教师。”

统计上的技术问题,造成教育部的资料系统,出现中学华文教师过剩的纪录。

升为行政人员仍被当教师

“其次是许多中学华文教师在升级成为副校长、校长或其他行政人员后,他们已没在继续教华文,但其华文教师的身份却没有改变。”

他指出,有1千零47名已不再教华文的教师,被教育部归纳为华文教师,这庞大的数目影响了中学华文师资的规划。

“去年,吉隆坡有331位中学华文教师,但实际的人数应该是187位,另外139位执教其他科目的小学华文教师也被归纳为中学华文教师。”

他说,这就是为甚么在学校组的资料中,全国中学华文教师超出整千人,但中学却一直面对华文教师不足的问题。

另外,全国具备中学华文资格,但因有特別职务而没有教华文的教师有236人,而这种情况最多发生在檳城,共有184人。

陈老师:华文组毕业教数学· 要求教华文不获理会

国中一名陈姓老师说,她是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的中学华文组毕业生,2005年毕业后只教2年的华文课,之后就一直被安排当数学教师。

“教两年华文后,我转去另一所学校,由於该校的大学先修班没有数学教师,结果就一直教数学至今;这段时间也继续深造,考取数学硕士学位。”

校长不愿安排教华文

他说,他有向校长反映要教华文,但却不获理会,校长的理由是他每週所教的节数已满,不能再教华文。

“去年,因为中一学生整3个月没有华文教师,校长迫不得已地调整节数,以让我教华文;今年,学校请到母语班教师,我又没机会教华文了。”

他说,这也说明了,学校是有华文教师,只是校长不愿安排他们教华文而已。

他相信,不只他服务的学校,还有很多国中面对同样的问题,而家长和学生对此事(没有华文教师)漠不关心,所以问题一直被扫在地毯下。

母语教育一直被`欺压’

“我们的母语教育一直被`欺压’,我感到非常遗憾;这也导致中学生华文水平每况愈下,因为他们无法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华文。”

他说,该校预备班和中一的华文课是以母语班的方式进行,而中二至中五华文课则列入正课,校长也看到华文班和母语班所產生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如果校方愿意安排,我是要继续教华文课,以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华文。”

吴老师:若有机会愿转到中学教华文

一名从中文系毕业,经过KPLI培训后,目前在国小执教华文的吴老师说,如果有机会转到中学教华文,她愿意接受这样的机会。

她说,她目前执教的国小是100%马来学生,没有学习华语的良好环境,学生的態度和进度缓慢,让她没有成就和满足感。

“儘管如此,我也儘量在国小做好本身的工作,若真的可以从国小转到国中教华文,我是愿意的;不过,相信这种机会是极微的。”

吴老师是於2006年面试当华小教师,结果收到录取信时才被告知是国小华文组;受训1年后,从2008开始在国小教华文至今。
 

(转载自: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