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353 辑



华小一间都不能少


2013/12/29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江湖
 

圣诞节当天看到一则新闻,標题为“409所学生少过150人/14华小不足10学生”,对华社而言,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冠上“恐怖圣诞礼物”,相信不为过!

眾所周知,华小虽为半津贴学校,但向来命运坎坷,没获得公平对待,与国小受“关照”的程度,可谓天壤之別!

华小不只面对財政困境,很多时候都靠华社出钱出力支撑,更悲哀的是,华小这些年来一直面对学生两极化现象──城市华小不足,学生爆满无法招收更多新生;郊区或乡村华小,却面对学生不足窘境,甚至面临被关闭危机!

发生这种情况,除了因为华族生育率低,以及华人为了谋生,搬往城市生活造成外,更大原因是政府注重国小,让国小蓬勃发展,对于华小迁校申请,皇帝不急太监急,让华教人士非常无奈。这导致一些处在偏远乡区的华小,因学生来源不足,处境岌岌可危,隨时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些偏远地区微型华小依然运作,但一年级新生都是清一色非华裔学生,对没有华裔学生来源的华小而言,非华裔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或许就是“保住”有关华小,让学校继续办下去的其中一个管道。

仔细想一想,如果华小必须依靠非华裔学生才能生存,將使到有关华小成为“变相国小”,也失去母语教育的意义。

有赖华社支持协助

除此之外,政府积极建国小,让国小无处不在,一些华人父母因住处附近没有华小,退而求其次让孩子读国小,进而影响华小学生人数,这些因怕麻烦而把孩子送进国小就读的父母,难辞其咎!

因此,要保住华小,且一间都不能少,这有赖华社关注,並给予支持和协助。新领导新作风的马华,必须展现它捍卫华社权益的决心,確保华小在各方面都获得和其他学校一样的待遇,並健全发展。

当然,华社也必须配合,一尽本身义务和责任,不顾艰辛送孩子进华小接受母语教育,以確保微型华小不会因欠缺学生而关闭!

总之,新一年希望华社能同心协力捍卫华小,华小一间都不能少!

 

华教前路仍坎坷


2013-12-28 南洋商报/社论



教总发布《微型华小搬迁概况(1999年至2013年)》报告,揭露了微型华小的坎坷境况,从学生来源、搬迁程序、校地问题等,道尽华文教育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辛酸,也凸显护教人士的心力交瘁。

教总的报告很清楚揭示,《2013-2025年教育蓝图》虽首次纳入搬迁微型华小的新政策,正面看是政府认同和重视迁校的做法,然而,教育部却没列出搬迁微型学校的机制,包括校地、建设经费和各种软硬体设施。政府没有详细制定并公布完善和透明的机制,令教总质疑其真正的意图。

人口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乡区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华小学生激增,许多华裔子弟面对无法进入华小就读的困境,而乡区学校则因人口外移而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偏远地区的华小甚至变成微型学校,许多学校的友族学生比华裔生更多,形成畸型微小。

政府立意采行单元化教育政策,刻意忽略华校的畸形需求,不按需要兴建新学校,引发华社强烈不满的政治情绪,在过去两届的大选中掀起反政府浪潮。只是,政府并没有引为殷鉴,正视华社合理的要求,执意推行单元化教育政策,在《2013-2025年教育蓝图》中也不理会华社的许多要求。

在全球倾向大开放的当下,我国政府却倾向单元教育发展,无异与大潮流背道而驰,邻国印尼曾封禁华文教育长达三十多年,但随着印尼政府意识到全球多元化大趋势的重要,采取了比我国更开放的政策,允许当地华社开办华校,鼓励学习母文母语,让印尼华文教育重新绽放蓬勃生机。

在我国,尽管华教发展的道路困难重重,但华社及华教界还是秉持爱护华教的精神,咬紧牙根,全力推动母语教育的发展,而确保微型华小可搬到新地点,让更多华裔子弟接受母语教育也是当仁不让的任务。

教总公布微小报告之后,马华新任总会长廖中莱即刻回应表示要求政府制度化增建华小,而民政副主席刘华才博士也表示对微小的关注,并决心通过政治管道解决。

两个政党通过媒体放话,或许是在向华社宣示华基政党要在政府内解决问题的决心,这是可喜的现象。然而,从政府推行教育蓝图决策内的一些强硬措施,华基政党是否能够圆满解决问题,相信华社不会寄以太大的期望。政治人物可以信誓旦旦,夸夸其谈,但是华社尤其是华教界所要看到的却是实质的成果。

国阵内的华基政党,扬言要在政府内既当家也当权,这固然是力挽政治狂澜的决心,只是,按当前巫统一党坐大的政治形势,要当家也当权恐怕仍是画饼,希望政党领袖不要重蹈覆辙,落得“讲起来天下无敌,做起来有心无力”而令族群更加厌恶与不屑。

 

华小不愁没学生


2013/12/29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和碧君
 

圣诞节的下午,我探头看正在我家门前玩得起劲的巫裔小孩,其中一名小孩在我不经意之间,以华语问:阿姨,你刚起床?

我以马来语问他为何跟我讲华语,他说:我在华小唸书,蕉赖的南强华小。

这勾起我小学时的回忆:小一至小六班上的唯一印裔同学,他为我们班上增添许多欢乐气氛,同学们每年都要替他取个悦耳的中文名,你一言、我一语的根据他的英文名,建议好听又很有意义的中文名;偶尔会在放学后,到他家吃印度餐,学几句淡米尔语(以前所学的,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以上所述,是我们多元种族社会的生活实况,也是华小教育的价值获得非华人家长认同与重视,把孩子送入华小受教育,並且证明各族人民的团结与交融,从日常生活开始,不需要特设宏愿学校促进种族交融。

等同华社资產

最近有报导说,2014年新学年,国內有26所华小可能出现一名华裔生都没有的窘境,另外56所华小的非华裔生比华裔生还多,有人因此担心微型华小存亡问题,忧虑没有华裔生的华小,名不正,言不顺。

在全球化时代,大家都讲无疆界、无国界,不再区分彼此肤色,学习多一种语言,可以为自己增值;中文,隨中国强大而更具价值,世界各地人民纷纷加入学习中文行列,是可喜的事。

可是,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似乎等同华社资產,华社与华教人士特別在乎华小的种族特征,对非华裔读华小有著莫名的矛盾想法,一方面担心偏远地区的华小没有学生来源,一方面又操心太多非华裔读华小,令华小失去特色。

如果华社与华教人士乐观看待非华裔读华小趋势,情况也不是想像般坏,至少华教打教打破种族藩篱,让其他种族通过华文教育,学习五育、瞭多中华文化、掌握中文,让有效的语文沟通,消弥彼此的误解,促进谅解。

 

全球化驱动教育竞爭


2013/12/28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孙和声
 

隨著全球化的进程,与国际竞爭的剧化,越来越多国家都担心本国会成为全球化的贏家或输家,也日益注重如何提升一国的竞爭力。

在这个背景下,教育与培训也较前更受到重视,而一些国际学生学力评估的结果,也更受到重视,如在2012年,大马在PISA的排名中,在65国中,数家科学与阅读个別排名为第525359,与2009年一样,落在最尾端。之所以,政治国的大专教育可说是主因。

根据世界银行经济专家的评语,大马的教育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当今经济模式的要求。若要改进,至少得做到以下3点:决策权下放给学校;提高家长的参与,及强化老师的素质。说起来,这是学界的老生常谈。

早在1990年代,许多国家便搞权力下放,以便提升学校与家长的自主权。如英美两国的公办民营或公助私校政策。在英国,目前有1/3的中学(称为学院式中学),便是让学校享有自主决策权的公办民营学校。之所以,主因之一在于,不增加灵活性,及老师与家长的积极性,不足以应付全球化的挑战。亲师若不投入,什么大蓝图也只能是空谈。

另外,其他经济体也在从事各类教改,以图提升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与素质。各类的制度改革,如免试、多元入学、开放学区、教学法均相继出台。日本还流行一种强调老师与学生,及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方式。美国也有个知名的网上教学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Khan为美籍孟加拉裔)。

教育尚须其他配套

PISA国际学生学力评估中,成绩令人侧目的中国上海,则流行老师的时间有70%用在教学,30%花在研究教学法与课程设计的方式。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与日本这些东亚国家,成绩都排在前端,比欧美发达国还强。英美则多在中端,而大马则在尾端。

从应付全球化的角度看,除了教育外,要提升竞爭力,尚须其他配套,如知名的美国记者佛里曼在与曼德鲍合著的美国《我们曾经辉煌过》(That Used To BeUs)(2011)一书中认为,除了公共教育外,还至少须:一为更新基础设施,如无线网络、宽频等,根据联合国属下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研究,大马在通讯及工艺发展指数上,排名为第59

二为搞好基本的研究与发展,在这方面,大马向来不重视,长年以来,这方面的投资均低于GDP1%

其三则为人才开放政策,也就是不分肤色地善用各国的人才,如新加坡、美国。就这方面言,大马有著马来人优先的思想与政策制约,很难实践机会均等,一视同仁,能者居之的实绩制(Meritocracy),进而也自我限制了本身的发展。简单说,就是损人不利己,不懂得借力使力,借鸡生蛋的双贏,也忘了像大马这种中高收入国,若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有重视效率、生產力与创新;若否,就只好坐待被他国超越。

最后则是,要让市场经济多发挥其正面功能,而减少其负面功能,如可引发金融危机的金融投机活动。就这方面言,大马则可说是个朋党型资本主义国,以至于限制了市场正面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