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星期日

未获全面承认 统考斗爭不休止



2013/12/29 东方日报/国内版

蔡青翰 报导

 


李华联认为,独中落实校本评估的条件仍未成熟。
李华联认为,独中落实校本评估的条件仍未成熟。
(吉隆坡28日讯)见证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统一考试(统考)创办及变革,董总前考试局主任李华联这位统考幕后推手,为统考打开一条出路鞠躬尽瘁,他形容统考就像在巖石里曲折成长的小花。

统考从手动、电脑化到考试措施的各种改革,是两三代华教工作者默默耕耘的贡献,奈何经过了38年,统考却一直未获得大马政府全面承认。

李华联直言,统考是政治產物,当年因为政府无法再提供政府考试,华教团体只能自食其力,为华文独中寻出路。

1960年以前政府为华校办双语考试,但1961年之后就取消了。1975年,我们自己办考试,我们克服各种困难,直到《1996年教育法令》诞生,政府对统考废存问题含糊带过,不敢贸然取消统考。」

「我想,教育部会认为统考当时都办了21届,而且获得国外许多列入世界百强的大学的承认,教育部不敢明文规定取消统考,但是他也不甘愿承认统考。统考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的。」

过去38年,国內华团都把「促请政府全面承认统考」视为斗爭的终极目標,我国私立大学在10多年前接受统考文凭为入学资格,近年来国立师范大学也打开一个小窗口,让统考毕业生报读师训课程,但条件是考生必须获得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国语科优等。

敦马促停办统考

李华联也是2013年林连玉精神奖得主。他日前接受《东方日报》专访,回忆创办统考的辛酸史时说,1975年当第一届统考举行前的45天,时任教育部长敦马哈迪召见董教总领袖指示统考需停办。

「当时(董总主席)林(晃升)老总从容不迫,反问马哈迪要是政府不允许办统考,是否意味著政府准备举办另一考试来取代?而且也表示举办统考不是他们几个人的事情,停办必须要带回会內討论。」

当年1130日举办全国华教团体代表大会,华团领袖们坚持统考必办,就这样,第一届统考在19751211日至17日举行。

老师牺牲假期阅卷

统考在1980年代以前一直是人手操作,董总职员从输入考题、打印、运送及保管考卷、文凭制作都得亲力亲为,耗尽他们的脑力和体力。直到电脑化时代来临才加速了输入考题及评阅工作。监考和阅卷则需要大量独中老师牺牲年终假期前来支援。

李华联说,电脑化是统考改革的分水岭,大大加快所有的筹备工作。董总透过现任奖贷学金委员会主任林忠强赴美考察购买英文电脑,之后引进中文输入法,加上购买读卡机,所有的考题、考生资料输入速度全面提升。

此外,当年存放考卷的地点是个大挑战,由于担心考卷被偷也担心发生火灾,一些看守员甚至要忍尿都不敢离开试卷半步。但庆幸,每年评阅都没发生不幸的事件。

双轨制衝击大 统考续办存隱忧

全马60+1所华文独中绝大部分已采纳双轨制,董总前考试局主任李华联认为,双轨制对统考是一项大打击,却又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

他说,双轨制的產生是因为独中必须面对政治现实,可是这个方式是不符合教育原理。

「双轨制是不对的,同样的课程为什么要用两种语言来教?浪费学生时间,也把考生程度降低。」

李华联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说,如今有很多高二学生在考取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后就提前离校,对统考继续办下去是很大隱忧。

「这是现实考量,要是没有政府考试,就业方面会不方便,例如申请进入政府师训课程,也要有大马教育文凭。」

入大学国语须优等

今年67月,针对统考国语程度引起很多討论,因为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说,统考生要进入政府大学,必须要获得大马教育文凭国语科优等。

对此,李华联解释,统考国语科曾邀请马大马来教授评估,也和国家语文出版局合作,独中甚至举办三语演讲比赛时,邀请国家语文出版局的官员担任评审。

「他们甚至说,要是不正面看演讲者,还以为他们是马来人呢!」

李华联续称,董总统考委员会在1996年曾和政府考试局,针对统考国语科进行討论,甚至提出统考接受大马教育文凭国语单科的考试,但会议无法达成共识,主要是政治因素。
 

(东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