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346 辑


独中“好景”与教师“待遇”


2013-12-06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陈锦松
 

华文独立中学报名学生人数的激增,显示独中教育40余年的发展得到社会普遍的肯定。学生家长用行动说明了一切。

早期,独中得不到家长的信任,甚至认为是公共考试落第生的“收容所”,优秀学生是不作择校首选的。

是“风水轮流转”也好,是“守得云开见明月”也罢,今天独中的教育的成果基本是受到极大的肯定。

过去,社会大众不落人后的对独中捐款,无非是希望华文教育得到延续与发扬。如果没有华教先贤的坚持与执着,华教的发展不会有今天。

独中教育发展历经数十年的光景,从低廉的学费到不断高涨的学费,隐约透露了“使用者付费”的消费观念。

考验有教无类精神

当独立中学必须向消费者(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时,选择独立中学的学生家长考虑的是个人的经济条件还是学生本身学习的能力,而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是否必须“搁置一边”?

建设更多的独中以满足不同区域学生家长的需求,是现实的考虑,不过,当前的政治环境这个动机却是“举步维艰”。

独中教育如果沦为“贵族学校”,那它向社会筹款的“正当性”就会面临挑战。毕竟热爱华文教育而慷慨捐输者不乏升斗小民、贩夫走卒,他们也是华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独中学生人数增加了,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是喜是悲?是乐是愁?

忽略教师教学负担

或许喜的应该是看到自己的奉献与努力,得到精神的回报。不过,回到根本的现实,老师的付出在经济上是否得到基本的满足?什么时候独中的管理层对独中老师的待遇可以认真的提到议程来讨论。

过去形容独中老师“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来彰显老师的伟大与任劳任怨,但当物价水涨船高,而国中的老师待遇及福利已不断的提升时,请问独中的“好景”

是否可以与老师的生活改善没有直接挂钩呢?

当我们注入企业“使用者付费”的观念时,却选择性的忘记“付出与回报”的对等观念,显然是存在偏差的。

我们只须问:与今天的生活水平比较,独中的老师生活保障如何?福利如何?薪金如何?

更进一步问,老师家庭成员———孩子的今后的教育费是否无忧?

我们更多的去讨论独中教育的成功,只因为学生人数的暴增,却极少的去讨论老师对暴增人数的心态与想法,如老师们是否负担更重、是否教学更忙、是否责任更大,举凡这些,老师的辛劳是否也应该得到一定基本的回报,以使他们更安心于教学?

沙巴亚庇独中建国中学开除多名老师的风波闹大,是否可以简单的以劳资纠纷来看待,还是可以看成是华教队伍里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独中的人事纠结处理不当,只会进一步让老师更感生活的缺乏保障。

提升华教管理机制

无可否认,华校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提升,纷纷扰扰等的是是非非势将阻滞独中发展的深化与升华。

外界有这样的评语:独中的“好景”,或许不全然是独中办得特别好,而是国中办得太烂,才给独中创造了更大的生存与成长空间。

如此评语的“是”与“非”或许已无关重要,重要的是独中董事部是否认真看待教师生活的保障以及待遇改善的问题,以至于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投身;如果非得靠外力(如只能引进海外退休老师),那该问为何华裔不热衷于服务独中?

重视独中老师的奉献,关注他们的生活保障,正视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尊严等,这样才可能使独中在面对未来教育的变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陈锦松 作者曾任报社主笔、杂志主编、新闻学院 讲师; 现任职于国际学校、时事评论员。

 

別让华教发展雪上加霜


2013-12-05 星洲日报/大都会草根声音

作者:四水


我国的华小一直处在多事之秋,关於华小的大大小小风波,每年都在上演。

前几天,我就看到一则关於因不满校长被调任,学校三机构和一些家长展开抗议行动的新闻。他们更点名只要旧校长,不要新校长。

除了摇头,我实在没有办法作出別的反应。有甚么问题不能好好解决,即便这牵涉学校的行政问题,但真的非要走到示威这一步吗?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学府,这对学生做了非常不良的示范。

而且,这么公开的高举横幅不欢迎新校长,这叫即將上任的新校长情何以堪?

不合理的政策,我们固然要反对。但是在行动前,我们是否应深思熟虑,想想有关举动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影响。

试想想,若以后每所学校都有样学样,难以想像我们的学府会变成甚么样子,也难以预料这將带给学生们甚么样的衝击。

无可否认,我们都喜欢与感情较深的人共事。尤其彼此在长时间的相处及合作下,已经累积了一定的默契和共识,办起事来也比较得心应手。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与新人合作无法擦出新的火花。只不过这需要一点时间来契合。

一个有贤又有能的人,不管身在何处,都能一展己长发光发热。同样的,一个体制完善及健全的机构,它的运作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胶著。

大马华教发展这条路佈满荆棘是眾所皆知的事。在波折重重的路上,大家更应该互相扶持,否则只会让华教发展雪上加霜。(星洲日报/大都会草根声音作者:四水)

 

独中应加强英语教学


2013-12-05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魏爱雯
 

独中优良的校风和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吸引家长爭相把孩子送进独中。然而,大眾也对独中生抱持刻板印象,即独中生英文水准普遍不高。

吉隆坡中华独中署理董事长马守国就曾说,独中生的英语会话能力普遍上较弱,惟书写能力比较好。这与独中的教育方针有著莫大的关係。

除英文、马来文这两门语文科外,一般单轨制独中的数理科、簿记、歷史等科目皆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双轨制独中虽然配合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而以英文作为数理科考试的作答语言,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明白课程內容,教师往往都以华语授课。在这种“以华语上课,以英文作答”的政策下,学生的英文书写能力自然比会话能力强得多。

再者,独中生以华裔为主,虽然有少数的友族同胞报读独中,但他们报读独中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学习华文,因此並不会主动与同学以英语或马来语交谈。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之间的交流语言自然就以华语为主。少了说英语的训练,独中生学习英文就像是纸上谈兵一样,会写不会说。

毕业以后,学生自身的“逃避主义”也成了他们提昇自己英文水平的绊脚石。很多自认英文不好的独中生为了不要让英文成为继续升学的障碍,而选择到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本地学院或国外大学升学。

的確,华文是华人的根,不会华文的华人还会受到“自己人”的排挤。然而,非常残酷的是,即使你在大学“逃过”英文的“折磨”,毕业以后步入职场也必须使用英语与上司、同事和客户交流,甚至成为工作范围之一。

以本地华文媒体业为例,即使华文是工作时最主要使用的语言,但还是避免不了翻译英文稿件的工作。此外,出席官方发佈会或国际品牌记者招待会也是以英语为主要媒介语。若因为听不懂而报导有误,这將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过失。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英语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笔者並不是要质疑独中的办学方针,而是希望借此文点出单一语言教学的弊病,让有关单位思考是不是应该加强独中生的英文水平,如增加英文课时数或增添英语会话课,以推翻人们对“独中生英文不好”的刻板印象。(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魏爱雯)

 

教育~从期待青出于蓝出发


2013/12/05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黄向勤
 

教育,一直都是一个政治附件。民主政府会带著自信,让国民尽可能学习,尽可能成长,以坐收国家整体进步后的超强竞爭力;独裁政府则会自卑地限制与圈定,某些人可以进步,某些人不可以进步,以避免所有可能的,非公民"出轨〞或"造反〞事件。

所以我们既然生活在偽民主国度,就要学会知已知彼,以预备面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教育限制事件:如小学母语时间削减、中学统考不受承认、海归博士无法获教席等等等。

虽然这些事对我们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也越演越烈越荒谬。但对于那些想藉著教育进行永久统治的阶层,却是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想当然,现实世界也应该还没有什么人会助长自己的假想敌的。

所以按著已经被设定的政治—教育游戏规则,实际上我们已经不能再迷信明天会更好了,反之我们只可以用最可能的想像,来筹划我们的教育自助工程。

教会学生学习

而个人以为,身为一位追求多元並进,民族自觉自救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最急迫要想的是,要怎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听眾,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並且可以不长期依赖我们?

可是要怎样在授课与教导后,就给同学们、学习者们留下一些深刻而又可以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思考架构,而同时又不会成为学习者依赖的对象?就好像在作心理辅导时,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引导受辅者,一方面又要避免过度的移情作用一样?

去年我有机会在某教育机构工作。工作性质是每天陪那些上来我们机构的中学生,一起思考更適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与更可能开拓的未来。但由于陪伴与关怀的时间太长,学生们若不是掉以轻心,就是视之为理所当然,结果工作果效很不让人满意。

痛定思痛后,我离开该机构,与另一群同道决定以更落地的方式,开了一个小食店,与同样的一批学生接触,但每天会写激励、提醒、劝勉、安慰他们的纸条,並让他们自己来抽籤;以保持距离,但重信息质素的方式来影响同学,结果才8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看见很多成效了:

让学生青出于蓝

一、原本对纸条嗤之以鼻的同学,在看到其他同学藉著小纸条得了安慰,鼓励与帮助后,自己主动来抽取。

二、原本只以顾客对商家的態度与我们互动的同学,在感受到我们的关怀方式后,自动调整了自己无礼的言行。

三、原本常说发泄性言语的(粗口)的同学,则尝试改变自己对我们和对其他同学的沟通方式;比较少粗口了,一些同学甚至自己戒绝了粗言污语。

四、还有一些同学知道我们在搞学习方法研究与实践后,就主动来与我们配合,甚至介绍家长给我们认识,以让我们能更深层认识他们,进而达到更好的交流分享目的。

五、好些家长在认识我们后,还乐意参考我们的指引,给他们自己与儿女买各式適合自己与亲子教育的资料与书籍呢。结果,他们终于走上了自主学习不依赖导师、专家之路了。

而这就是我们原本期待的结果啊!

因此透过实践,我们弄明白了一些教育原则与方向。原来教育是要:建立关係,激发动机,引出怀疑,提供方法,预备討论,追求共识,衍生创意,放手单飞的。

可惜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並不注重关係,也抗拒让学习者发出疑问,然后只提供灌输的方法,不预备討论,不鼓励创意,反之还鼓励依赖;因此可以想见,我们的教育模式,只会在无形中產生老师的复製品,而不是天才、人才。

这样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储备足以在任何全球化,多元化环境中与他人竞爭的下一代子裔?

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的隱忧!除非,我们一开始进行教育工程,就想过要让跟从我们的学生、听眾青出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然后我们又在实践中坚持这样的心態与目標。否则,无论是国家教育或族群语文教育,都很难走出困境、困局。